2007年09月26日 07:10 来源: 金时网-金融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蒋定之指出,交行、建行、中行和工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监管工作也正在走上国际化道路。大型银行监管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框架。在监管理念上,银监会从合规性监管转向风险为本的监管;在监管思路上,适时地由规制导向监管逐步转向了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在监管标准上,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实施严格、明确的问责制;在监管方式上,提出了清晰的银行监管路线图: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在监管手段上,有效发挥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的作用,做到对大型银行风险的“精确制导”和“精确打击”;在监管创新上,确定了“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的创新监管原则,提出了“宽准入、严监管、多支持、管得住、快发展”的创新监管思路。
蒋定之指出,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大型银行监管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成为指导大型银行深化改革的“助推器”,促使大型银行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品创新、内部管理、战略合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二是成为促进大型银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器”,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强大的金融支持作用。三是成为推动大型银行提高资产质量和财务可持续能力的“稳压器”。四是成为督促大型银行深入开展案件防控工作的“报警器”,大型银行案件综合防范和管控的长效机制得到不断建立和完善。五是成为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的“生成器”,逐步建立起了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基础,并将于2010年到2012年基本达到银行监管国际标准。
蒋定之强调,尽管银行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我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国际上不断出现的银行监管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也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与挑战。各级监管人员要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做好监管工作。一是要抓重点,即抓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抓好不良贷款“双降”工作,抓好案件防控工作。二是要抓特点,即对大型银行实施差别监管,从实际出发决定工作方法,认真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要求,结合大型银行的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和风险状况,采取有针对性分类监管措施。三是抓具体,即注重执行力的提高,依托现有的政策指导、文件精神、办法措施,扎实、深入、反复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要建立监管工作的检讨机制,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牛娟娟)
相关专题: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