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22日 04:0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大 中 小】
温州当地的经济从制造业向金融投资领域转变。当地一些制造企业,在这种趋势下,形成了一种金融、投资、传统制造业“三角组合”式并进。
这种组合的具体形式分三个主体。比如,几个平常交往密切的企业主组成一个私募组织。这是一个这些企业主自有闲钱的集结点。这相当于一个私募基金,企业主组成的智囊团,操盘者、财务总监等等均有分工。这些闲钱集结成的资金不容小觑,小则数千万,大则几十亿。不管房地产领域或者资本市场,他们四处出击。
其实,这条规律的改变,并非在旦夕之间,早在2009年1月份开始清晰。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一份报告显示,民间借贷的用途也在扩大。“温州市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扩大,促使民间借贷由以前主要用于临时资金周转逐步向投资获利转变。”
根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调查,一些企业和个人将民间借贷作为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以2009年第一季度为例,用于投资的民间借贷发生额为3608万元,占借贷额的9.7%,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
首先在证券市场的投资,2009年证券交易资金累计达到了10000亿元以上。不仅证券投资资金庞大,更是到处出击境内外房地产市场投资。
在这个三角格局中,与各投资领域的高涨热情相比,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热情却日渐清淡。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对去年三季度的一项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温州市工业投资仅完成135.55亿元,同比下降10.4%,已经持续14个月处于负增长态势。
“这种模式导致,银行的信贷资金即便进入了制造业,也有可能流向房地产业、股票等投资领域。”深发展温州区域内一信贷负责人认为,“我们无法把握信贷资金的流向。”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