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10:28 来源: 金融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金融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活动。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三年多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10年末,17家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近3200亿,实现营业收入159多亿,三年内翻了两番。租赁渗透率不断提高,促进投资、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金融租赁业已告别培育期,进入了成长期。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金融租赁业面临着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定位和选择。笔者认为,国际化应该成为未来金融租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租赁业国际化的经济理论意义
金融租赁业的国际化,并不单单是一个行业国际化、提高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的问题。从经济理论上说,金融租赁业国际化至少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金融租赁业国际化是实现生产性资源在全球最优配置的有力手段。在融资方面,金融租赁国际化可以将资本投放到全球资金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在融物方面,金融租赁国际化可以将设备投放到全球生产贡献率最高的地方,从而在全球实现生产性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以提高全球资产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大型设备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是全球资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交易笔数少、运行效率低的不足。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以开拓设备资产的新市场,提高交易频率,发现最优价格,从而改善全球资产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开辟发展中国家新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侧重于输出商品和资本,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的建设,强调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金融危机不断发生,越来越受到质疑。而新经济发展模式认为,提高生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商品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必须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以提高生产能力为目标。而金融租赁来源于承租人的生产需求,以生产利润为回报来源,能直接提高生产能力,其国际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生产所需的设备和资本,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关于金融租赁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