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7日 11:40 来源: 广西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
“老公、爸爸、妈妈……”目前,有很多人习惯在自己的手机里,将亲人的电话号码用称谓标注出来。殊不知,这样看似甜蜜的“标记”,有时候却成为窃贼下手的突破口。这不,8月3日,南宁市的王女士就因为手机里的“老公”,而白白损失了2000多元。
王女士告诉记者,8月3日中午,她到菜市里买菜时因为大意,把自己随身带的一个小包悬挂在电单车上,之后,她转过身和摊贩讨价还价。几分钟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小包已经不翼而飞了。包内有手机、钱包、银行卡等诸多物品。王女士在周围寻找了一遍无果后,就悻悻地回家了。20分钟后,王女士垂头丧气回到家。老公看到她这样子,忍不住问:“刚才你取钱干嘛?“取钱?”她一听老公的话,脑子嗡的一下大了……经过向老公了解情况,王女士才知道,几分钟前有人用她的手机往她老公手机里发了短信,询问银行卡密码。她老公以为是妻子发的短信,随手就把密码用短信发过去了。
肯定是窃贼作案!王女士不由分说跑到银行要求挂失,但是卡内的2000多元钱已经被取走了。“唉,如果我不把老公的号码标注成‘老公’字样,小偷就不会那么轻易得手了。”王女士懊恼地说。她希望记者把她的经历刊登出来,让其他人引以为戒。
王女士说,在通讯录里存放信息时,最好不要暴露自己和联系人的关系,例如:“老公”、“老婆”、“爸爸”、“表哥”之类的。如果暴露了自己与联系人的关系,在通讯录丢失后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对方甚至会向联系人骗取银行卡密码,或让联系人打钱到指定银行账号等。此外,她觉得,联系人的信息也不要标注得太详细,有时信息越少越好,以免被不法之徒利用。
此外,大家在收到亲戚朋友的号码或是以亲戚朋友名义发来的短信时,只要对方所发内容涉及密码、汇款、借钱之类的事情,一定要向其本人核实。如果觉得不好意思正面确认,可以通过侧面确认其是不是本人,在得到确切答案后再做决定,以免上当受骗。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