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大盘个股新股行情港股美股基金理财黄金银行保险私募信托期货社区直播视频博客论坛爱股汽车房产科技图片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性

2011年09月05日 10:25 来源: 金融时报 【字体: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性

  银行的风险不同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往往是微观风险、单一市场主体的风险,但是银行的风险往往会迅速通过银行体系扩散为系统性风险。流动性不足往往是一家银行财务上发生困难的征兆之一。财务困难的银行通常是从存款流失开始,这减少了其现金供给并迫使银行出售一些更具流动性的资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不愿意在没有额外的安全保证或更高的利率的条件下拆借任何资金给这些财务困难的银行,最终进一步降低问题银行的盈利水平,使其面临破产的威胁。

  许多银行以为实际上在任何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都能无限量地借到流动性资金,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持有易出售的、价格稳定的资产来保持流动性。近些年,一些问题银行所经历的严重现金短缺清楚地说明流动性需求不容忽视,流动性管理十分重要。因为一家银行从技术上仍有清偿力却会因为不具有充足的流动性而倒闭。例如,1991年美国联储强迫拥有100亿美元资产的迈阿密东南银行关门歇业,原因是该银行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偿还联邦贷款。而次贷危机中诸多银行的倒闭,也揭示了短期流动性的急剧丧失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严重影响。

  从支行的角度看,支行的存贷比例可以是失衡的,比如超过75%,支行可以通过向上级分行借款来实现。所以支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的作用要比分行弱很多,这是由其机构设置的目的和功能所决定的。因此,一级分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10年以来,本轮宏观调控加息后的一段时间内,货币市场资金依然延续宽松的局面。面对信贷收缩,商业银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进行投资,由此导致货币市场资金充裕。今年年初至今,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数千亿元,但目前仅靠公开市场操作来回笼资金力度显然不够,为此央行于2011年上半年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共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央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上首次高频率大幅度的调整。尽管如此,由于外汇占款的迅速增加,通过向央行结售汇投放的基础货币数量依然庞大。但除了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考虑到信贷货币投放一直处于收紧状态,保证货币市场资金在一定的规模之下被认为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的“短松长紧”。也就是说,为了缓解货币市场的恐慌情绪,央行不会延续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做法,而是适当回笼货币,同时探测市场利率。从长期考虑,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要实现,必然要投放货币,但这个投放应该表现在先前一直严格控制的贷款渠道。因此,一旦放松贷款,那么货币市场的资金投放将被收紧。商业银行必须认清,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加息通道的起步阶段,因此,在进行资金运营时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警示流动性风险。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密码: 5秒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