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5日 11:07 来源: 投资者报 【字体:大 中 小】
金融业调结构
专家分析认为,央行此次出台保证金新规,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金融体系中银行独大,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严重,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银行体系,决策层有意识地予以弱化。
目前的中国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及租赁(金融租赁)五行业。按照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这五行业的总资产,分别为95.3万亿元、5.37万亿元、1.97万亿元、3.04万亿元、0.3万亿元,各自占比89.92%、5.07%、1.86%、2.87%、0.28%。与五年前比较,结构变化不大,基本上是银行业一统天下。
香港天大研究院8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长期将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银行业上,金融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已极大地制约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对于中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严重失衡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并不讳言。在其去年10月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国金融业的历史性变革》中,他坦言,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金融创新产品缺乏、直接融资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弱化。
在宋泓均眼里,周小川是一位很稳健的金融家。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银行体系,自然令这位央行行长试图改变。在中国金融业中,银行已经足够庞大,以总资产划分,尽管银行占比从五年前的94%降到了2010年底的89%,还依然还是一个大块头,银行业“缩身”恐怕是监管层乐意见到的。
近日,银监会公布的7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显示,截至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为103.17万亿元,较6月末的104.14万亿元减少了近1万亿元。
对此,专家表示,像巴舍尔协议Ⅲ之下的银行业监管框架、表外业务的规范、对违规揽存的警示,都体现出对银行业的监管日益加强,这自然使得银行在揽存、放贷上都受到制约。
中国经济需要调结构,金融业调结构其实也在悄然进行。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