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5日 11:07 来源: 投资者报 【字体:大 中 小】
直接融资加速
宗良认为,前几年信贷增长过快,现在监管层有意识地在通过提高银行的监管标准,压缩间接融资,适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从理论上讲,假如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定量的资金需求,当属于间接融资的银行信贷受到压制时,社会融资需求如何满足?自然是债市、股市的直接融资来补缺。“当信贷减少,社会的融资需求必然会逼到直接融资上去。”连平说。
其实从央行高层表态及官方文件来看,扩大直接融资可谓是央行今后的重头戏。日前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后金融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央行将更加重视社会融资总量指标。
从央行公布的上半年社会融资结构看,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7%,同比低3.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8.5%,同比高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3.4%,同比高0.5个百分点。连平认为,贷款占比下降、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上升体现了融资结构逐步优化的大趋势。
去年底,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曾经公开表示,要运用多元化的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形成适宜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从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结构分析,2010年直接融资的比例仅为17.3%,显然太低。但多少适宜,宋泓均表示,央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在西方国家,直接融资占比一般都超过50%。宗良认为,中国在30%~40%左右将是适宜的。其理由是,中国的金融市场不是很完善,在融资方式上还不能过度市场化。
在扩大直接融资的锐度上,受访专家均认为,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选择:保增长与控通胀。一般而言,间接融资比重高,货币总量相对就会比较多;而直接融资只涉及货币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和交换,不存在货币乘数效应。
在货币取向两难之下,央行加快推动直接融资,将是最为现实的选择。
资本市场春天
如果担心股市扩容会拖累市场,则完全没有必要。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不少人也有类似的担心。但最终结果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从现有迹象分析,加快直接融资的政策脉络日益清晰。股市、债市的发展壮大,也在逐渐提速。首当其冲的就是新三板。
不要担心流动性的问题。当政策层面倾向于直接融资为重心时,流动性已然不是问题。要知道,直接融资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的都是千亿级的资金量。
海通证券(600837)新近发布的研报就认为,中线布局的时刻已经来到。因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压缩、全民放贷断裂后,庞大社会存量资金转而配置A股。他们预计,这个时间点可能在四季度。
扩大直接融资背后隐射出,或许就是股市的春天。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