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6日 08:48 来源: 证券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监管收紧
从今年前8个月理财产品发行的情况来看,今年发行主要集中在投资期限多为一年期以下的短期产品,尤以1个月以下居多。分析认为,这些理财产品的主要募集用途是被用于了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的补充,以及银行为满足贷存比监管要求而短期筹集资金的来源。
在银行理财业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监管也正逐步收紧。银监会日前将银行理财资产池涉及到的六种模式界定为违规,要求银行从即日起进行自查和整改。这六种违规模式包括理财资产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以及高息揽存、银银合作等行为。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涉及到多对多、期限错配、以及资金投向不明。
“银监会近期严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尤其在产品收益率上要求银行按照市场水平定价,这就意味今后超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数量将明显下降。”某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人士此前向本报记者表示。
另外,自9月5日起,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商业银行的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保函保证金存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被纳入其中。若按照三类存款4.4万亿元的规模计算,新规将回笼银行资金约9000亿元。
在央行通知下发前,银行多通过调整存款结构与类别,如大量发行理财产品、开设银行承兑汇票等规避准备金上缴。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扩大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银行表外融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因为承兑汇票的增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仅次于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是上半年非信贷融资方式中增长最多的,如果这部分的增长因为保证金存款纳入法定准备金缴存范围而出现放缓,那么也就会相应拉低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速。相应地,银行的理财资金购买的标的也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到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和速度。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