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6日 08:52 来源: 证券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这27家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数量全部超过了1.8亿股,50%的解禁量也就是表示其解禁股份全部超过了9000万股。其中,由于卖方席位来自光大证券总部,农业银行战略投资者中的光大金控财富投资有限公司也因其“光大系”的身份而更被坊间猜测是否为本次大宗交易的卖家。
不过,无论卖家是否是战略投资者,由于本次交易是溢价成交,其对市场的冲击很小,甚至有一定的正面信号意义,也有市场分析人士就此对银行是否已经达到估值最底部展开研讨。
华夏银行(600015)成交股权占比最多,卖方持股量逼近前10大股东
在7家上市银行的16次成交中,华夏银行的两次成交最为惹眼,因此其合计成交5000万股(两次交易的买方双方席位均是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五一大道营业部,卖家为一家机构投资者的可能性极大),合计成交金额51010万元。
对于华夏银行来说,5000万股可不是小数目。中报显示,华夏银行最新的第10大股东的持股量为7920万股;而在华夏银行今年4月份完成定向增发之前的一季报显示,当时的第10大股东是博时精选(爱基,净值,资讯)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其持股量仅为5899.92万股。
另外,华夏银行的两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全部是常见的折价成交。
9次溢价7次折价,银行股估值底部能否确认?
在银行股16次大宗交易中,有9笔属于溢价交易,7笔属于折价交易。除了上面提到的农业银行的5次溢价成交外,兴业银行8月29日成交1笔大宗交易,成交共计128.44万股,成交额1843.11万元,溢价率达到了9.21%;中国银行的大宗交易溢价率也超过了7%;此外,交通行、招商银行也各有1次溢价成交。
市场人士指出,在中期业绩大幅增长而估值水平达到史上最低的背景下,溢价交易的出现表明“抄底”式的增持行为正在增多,银行股的估值底部基本可以得到确认。事实上,各家银行的掌门人也几乎不约而同的都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价值低估并“推销”本公司的股票。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