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8日 09:02 来源: 金融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回归正常投资渠道
人性是贪婪的,抱着发财梦想而放贷,自有人性弱点的原因,也有投资渠道狭窄的原因,庞大的民间资金急需一个保值增值的“蓄水池”。
现实的情况是,众多中小企业或房地产企业需要资金,而大量民间资金在四处找寻投资机会,供需两方“一拍即合”,催热了民间借贷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在信贷紧缩、楼市调控背景下,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同时,中小制造类企业、房地产、矿业等行业资金需求量大,民间借贷空间迅速扩大。也有人说,当前持续走高的通货膨胀令实际利率长期为负,把钱存银行被人们看作是傻瓜,不得已转向民间借贷市场,民间借贷渐渐成了居民新的“投资渠道”。
温州资本流动的轨迹,正是民间资金投资方向变化的一个缩影。从之前的炒股、炒楼,到此后的炒矿,精明的温州人将大量的资金在各个投资领域闪转腾挪。最近的房地产调控,逼迫很多资金从楼市撤出,民间借贷市场恰在此时持续升温。人民银行温州中支的统计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而2010年温州地区GDP总值不到3000亿元,这意味着温州的民间借贷规模竟然达到了该地区GDP总值的三分之一。温州也因此进入盛况空前的“炒钱时代”。
众所周知,民间借贷自古有之,但如果演变成全民放贷,演变成“炒资金”的游戏,则极不正常。而其中更需要警惕的,则是异化为并不高明的“庞氏骗局”。业内人士告诫,关键在于不要贪心,不要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不要相信那些轻易就能赚大钱的鬼话。但是,现代社会在金钱欲望的驱使下,有时候越是违背常理的赚钱大话,却越容易使人相信。
在当前“全民放贷”行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者应放弃曾经抱有的发财梦,早点清醒,尽快收手,或可避免损失。而从更长远看,应拓宽正规投资渠道,让普通民众有更为可靠的理财方式,有效引导民间投资回归常规渠道。“大家如果都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遵纪守法,不要去非法集资,不要去放高利贷,不要去参与金融传销活动,股票跌了,股总还在。普通人家经不起折腾,合理投资,切勿盲目投资,盲目跟风。”一位曾经经历过“日日会”高利贷而深受其害的网友,在网络上这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着。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