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3日 08:00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字体:大 中 小】
“双刃剑”之利与弊
上海证券报:在今年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全面看待民间借贷在融资体系中的作用?要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并防范风险,您觉得监管层可以做些什么,比如政策上可否有明确的引导措施?
周德文:在当前形势下,通过民间借贷是众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生存的途径,所以对民间借贷不能一棍子打死。
多年来,政府号召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实际上,银行增加的贷款大多落在上了一定规模有较强实力的“中等企业”身上,而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是很难获得贷款的。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90%的规模以下小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95%的微小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因为这些真正缺钱的企业缺少抵押物,找不到担保人,也就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它们的融资只能依靠民间借贷市场。
允许民间借贷在一定条件下合法存在,引导和鼓励经政府部门批准的机构正常开展民间借贷业务,同时应建立风险可控、监督有效、约束力强的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民间借贷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打击非法融资和融资诈骗活动,促使民间借贷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张化桥:过去几十年,政府一直在打击民间借贷,直到最近几年才让它合法化。现在政府还在打击非法集资。但我们需要问一个问题:非法集资为什么会存在,且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从供求关系两个方面来分析,大量微小企业和农户虽然生意不错、毛利率高,但银行对其并不太信任。银行审查贷款时间长,对小额贷款也没有真正的兴趣。此外,大量企事业单位的闲散资金也需要更高的回报率。有了草根金融的需求,也就有了草根金融的供给,于是也就有了中间人——民间借贷行业。
目前来看,民间借贷行业规模还是太小,原因在于监管制度太呆板,而根子在于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歧视。截至2011年5月底,中国国内信贷余额为62万亿元。其中,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为3000多亿元,占0.5%;典当行的余额为1000多亿元,占0.16%;担保公司估计有300亿元不合规的贷款,占0.04%。这三类机构的贷款总和小于同期华夏银行贷款的一半。
黎友焕:不管政府政策怎么失灵,民间借贷都不能取代正道。相关部门应该及早反思目前信贷体系和制度出现的问题,加大改革金融体制和信贷机制,同时要引导民间借贷贷的有序发展。
目前国家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几乎失控,更别说怎么规范的问题。今天民间借贷的非理性发展背后的推手是正规金融机构,因此当前的问题不是能否治理的问题,关键是理不理的问题。
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