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3日 08:09 来源: 理财周报 【字体:大 中 小】
借壳方案四年仍未成形
即便如此,中信依然有一块不能够忽视的硬伤。
去年9月,银监会下发《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核心是将通过净资本对信托公司的业务进行风险约束,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2亿元,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此外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
这意味着,办法出台后,信托公司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本金补充压力,或将掀起新一轮融资热潮。
而注册资本只有12亿元的中信信托再一次被置于风口浪尖。
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要说中信信托目前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注册资本金过低,它必须尽快实施增资扩股。
用益信托资深研究员徐颖风也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中信的净资本压力确实比较大,这算是他目前的一块软肋,如果不解决会对其未来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张造成一定限制。”
事实上,众所周知,中信信托早有此项打算,自2007年初,中信信托借壳安信信托(600816)上市的消息就已传得满城风雨。
当时的借壳方案为,安信信托对中信集团、中信华东和上海国之杰公司三家定向增发10亿-15亿股。中信集团以其持有的中信信托80%的股权认购,中信华东以其持有的中信信托20%的股权认购,国之杰以现金认购。
股票发行完成后,中信集团成为安信信托的第一大股东,同时安信信托持有中信信托100%的股权,从而实现中信信托借壳上市。
随着重组方案推出,安信信托股价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连续放出9个涨停板。谁知此后竟是遥遥无期的等待,一晃就是四年。
然而就在今年初,老故事又写出了新篇章,停牌将近11个月的安信信托4月26日终于复牌。
在此前一天召开的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向中信集团、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定向发行合同的补充协议。新《协议》对2006年中信信托借壳安信信托上市方案做出部分微调,国之杰投资认购新增股份数量从1.5亿股调减为1亿股。很多人都觉得,曙光好像再次出现了,而借壳一事能不能最终完成,不少业内人士仍表示“不好说”。
徐颖风认为,“方案中牵扯到太多各方博弈和利益分配的问题,但主要还是目前监管层对于信托公司上市的问题,并不太支持,能不能顺利成行很难预计。”
而另一位北京券商金融业研究员则认为“方案调整表明曾经某些僵持的结正在慢慢被打开,是个好的预兆。”
关于中信信托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