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9日 11:00 来源: 理财周报 【字体:大 中 小】
进场三年
早在2008年1月,瑞银证券和比亚迪双方已开始接触。至2011年6月30日比亚迪上市,瑞银证券进场达3年半之久。如果算上此前比亚迪登陆H股,也是瑞银证券保驾护航。那双方渊源更深。
比亚迪项目的项目组由保荐代表人丁晓文、汤双定,项目协办人陈丽娜,成员高天宇、张浩、王珏、张川组成。项目组2008年1月初开始与比亚迪接触,并于2008年1月11日提交了立项申请。
当年,对比亚迪上市项目立项审核的,是投资银行部副主管彭菲力和执行董事康思德、李宏贵等人员。
2008年1月16日,审核小组以现场和电话会议形式通过了比亚迪项目组提交的立项申请。获准立项后,项目组立即开始进行调查,并与律师一道进场工作。2008年的调查工作只持续了大约5个月。因当时A股市场暂停IPO,比亚迪的上市准备工作也暂时搁浅。
2009年IPO重启后,瑞银证券于6月再次启动比亚迪上市项目。项目小组6月23日开始进场调查。根据瑞银证券的发行保荐工作报告,项目组通过走访、访谈、现场查阅、实地察看、编制清单收集资料等方式,对比亚迪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
瑞银证券调查的内容,包括比亚迪的基本情况、业务和技术情况、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情况、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情况、组织机构与内部控制情况、财务与会计情况、业务发展目标、募集资金运用情况、风险因素等。其中,比亚迪的生产、销售、研发模式都有包含在内。
在这次尽职调查期间,瑞银证券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独立董事无会计专业人士、治理并完善公司相关制度、解决公司与下属公司之间的信贷资金统借统还问题、规范王传福所持境外上市外资股的问题及公司在环保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合法合规性。
上述内容中,均未提及比亚迪扩张风险及人力成本问题。
最终在比亚迪上市招股说明书中,瑞银证券分别提到了市场和行业的风险、政策性风险、业务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其他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长达15页纸的风险提示中,仅用了不到100字的文字,简单描述:“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持续向好,劳动力的薪酬及福利水平可能会逐年上升,本集团雇佣人力的成本也可能将逐渐提高。”只字未提前两年比亚迪迅速扩张后所留下的后遗症。
前述瑞银证券知情人士表示,保荐代表人主要负责分析公司的业绩,比亚迪的经营模式其实不在他们的考察之列,因此他们在裁员风波之前并没有过多的在意2009年人海战略的失误,因此裁员等风险没有出现在招股说明书里。
关于瑞银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