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23日 10:0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
这还是假设这个投资者有无限多的钱。如果把全部资金一次性投入,那这个倒霉的投资者就更惨了,他只比最最倒霉的那部分人少花了10%的成本。
其实这类简单赚钱法早就被很多投资者发现过,但是它们真的不管用。我们可以用一个极稳定的股票来举例子:飞利浦?凯瑞统计了AT&;;T在几十年间的涨跌幅,它们大部分出现在120到135美元之间,除非极特殊的情况,比如金融危机它的股价才会跌到100美元之下。如果一个使用简单赚钱法的投资者,在1917年以120美元买入AT&;;T,要等到7年后才能涨到135美元,其7年投资回报率只有6.67%,而且其中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惊人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如果神经脆弱一点,这个投资者早就出场了结了。即使他是个有惊人纪律性的投资者,坚持到了1924年才卖出,赚到了这15美元,但那样做却恰好错过了1920年代美国最大的牛市,因为1924年后AT&;;T股票价格一路上扬,曾经涨到过300多美元。
“现在是不是能抄底?”这是目前除了“为什么你这么大年纪了还不结婚?”之外我最害怕的问题。
它触及到我灵魂深处的伤疤。基本上我是一个假的业内人士,何时买进何时卖出,我根本无从谈起。再早一点,也有很多人这么问我,比如2007年9月到11月之间,我自认为经过了仔细研究而向他们推荐了很棒的股票—但是后果可想而知。特别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旅游公司很不错的导游,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本来与资本市场毫无关系,他准备挣一笔钱用来买一辆好车并且结婚,在向我咨询后他把买车的钱全部投入到股市里。2007年9月,你想想那种情况,而且他买的是有色金属股票,我建议他买银行股,当然那也好不了多少,一年半以后,他的宝马变成了奥拓。虽然他没有对我追究责任,但我内心不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主动把我们打台球时的费用承担下来。我并没从他的股票投资里得利,我只是试图证明我比他厉害而已,但是代价惨重。在那以后,如果再有这种“现在是不是能抄底”之类的问题,我干脆倒地装死,或者逃之夭夭。
投机分子不知底
虽然什么时候抄底是那么难预测,但市场上各种偏方还是像新减肥药一样前赴后继、层出不穷。
比如《华尔街日报》上就有位老兄很惊奇地发现,我们正处于一轮新牛市之中。因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接近1645点,较去年11月20日低点上涨25%。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的卖盘“临界位”。这个临界位的由头是,他认为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建议在股票下跌10%时买进,然后在上涨25%时卖出,并且保证多年来,不论市况好坏,这一规律“为高抛低吸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虽然我心已“死”,但还是被这篇杀伤力巨大的文章诱惑住了—关于准确预测市场底部和顶部的传说总是像《指环王》里的魔法指环一样诱惑着各路财迷—于是,我禁不住去验证了一下。我试着把这种高抛低吸的方法运用于中国股市,看看是不是它在某种程度上能挽回我朋友的宝马车,但结果令人绝望。从2007年9月到现在,如果运用《华尔街日报》推荐的方法,我总是有机会买进,大概有11次之多,因为市场一直在直线下跌,而且很多买进的点位现在看来高得令人目眩;而同时卖出的机会只有两次,而且都出现在2009年2月。
关于银行股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