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9日 15:05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
金融界网站讯 2013年1月19日,由当代金融家杂志和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金融家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转型-突破”,金融界网站对本届论坛进行图文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刘鸿儒在致欢迎词中表示,前30年是研究国际经验如何结合中国实际,现在要说的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何探索出或者是逐步形成一条适合中国的在国际竞争中自身发展的道路、模式,因此面临严峻的问题特别多。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刘鸿儒:各位同事、各位朋友,今天这个论坛我看了看名单,确实来了很多有搞研究的,也有实践经验的同事,相信这个论坛能讨论大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我因为年龄的关系,最近没有搞什么研究,只是看看报、看看电视,但是我在这里想讲一点,根据我80年代初开始搞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所确定的目标到目前的现状加以分析,我认为原定的四大金融改革目标基本实现了,为什么说基本实现呢?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方面有待于深化完善。目前,整个经济改革已经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又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融合在一起,面临着一系列的复杂问题。顶层设计怎么做,从哪里入手,一个学者一个观点。昨天我的学生跟我宣传了半天土地私有化的重要性,必须从土地私有化入手,总之,各有各的观点。
反映在金融上,我觉得前一段30年改革深入不够、完善不够的地方,和面临着经济一体化新的局面,有两个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就是市场化的问题,一个是国际化的问题。我说的市场化问题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利率、汇率、价格要市场化,要害的价格没有市场化,经营市场就很难市场化。但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是有一个改变金融系统半垄断或者半市场的局面,应该要解决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只有多样化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才能促进金融业的发展、繁荣和不断创新。
国际化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前天我一看新闻,凤凰卫视讲美国股市。听到中国经济指标比较好,因此美国股市就上扬了。作为一个老的金融顾问,30年前没这个概念,现在中国的经济指标的一些变化就影响美国股市。因此我觉得国际化的问题就相当紧迫的摆在我们每一个金融工作者面前。我认为国际化问题也是两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引进来投资出去的问题,这个进展的速度很快。80年代我们就开始有金融机构,90年代就开始做H股,做B股,我们现在的信贷量很大,各行各业都在做。还有一个资本账户项下的问题,放开的问题。我觉得国际化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我跟我们单位有些搞业务的同志商量,我说我们过去是研究国际经验在这里怎么用,现在我认为一个研究,我们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和世界市场如何一体的道路上,我们自己的道路是什么。过去基本上是学他们的,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做。现在我们已经做到这一步了,就要研究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我们的金融体系、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监管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道路,什么意思呢?我们该学的已经学了,但是每个国家情况不同,都是在金融化体系里面走各自的路。
我经常跟日本人说,你们的金融体系我们学了,但是有一条我不明白,日本金融体系对外发展很快,各国都有的机构和金融业务。可是在日本没有人说你是封闭的、没人骂你、没有人说你是非市场化的,我得研究你们的经验,又搞了自己的,又搞了市场化,又形成了经济一体化。我的意思是说,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要研究我们的路、我们的模式。换句话说,前30年是研究国际经验如何结合中国实际,现在要说的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何探索出或者是逐步形成一条适合中国的在国际竞争中自身发展的道路、模式,因此面临严峻的问题特别多。我是老干部老观念、老思想重复一遍,我说蔡鄂生你就多搞点研究,到了60岁了,多搞点研究,有实践经验了再搞点研究,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所以我还主张每次论坛不要搞形式主义,习近平都不搞形式主义了,要搞点实体的研究,说点干货。不要那么几句话不同的论坛都去重复。希望我们的论坛能开得有创新、有贡献。谢谢大家。
社区牛人
关于刘鸿儒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