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2日 11:38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用绿色美化未来——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
田从渊是万源市茶垭乡邱家坪村的一位农民,小伙子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该村沼气项目技术员。一提起他们村的沼气,田从渊的自豪之情就溢于言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也烧上气了。干净、环保,24小时都能用,全家人的生活都变了。”如今,他们一家人生火做饭、烧水全用沼气,再也不用像几年前那样因为烧柴火而被呛得难受。2008年,该村正式启动沼气能源项目建设,既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能,防止了乱砍滥伐,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效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农产品(000061)的污染,改善了农民居住及生产生活环境,有力地推动了该村新农村建设进程,受到了扶贫点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邱家坪村的沼气项目正是工行积极探索实施“绿色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南江、通江和万源的村庄里,由于牲畜散养情况严重,卫生环境非常恶劣。同时,由于当地农作物结构单一,树木、秸秆是主要燃料,居民做饭取暖基本都是靠砍柴维持,致使当地植被破坏严重,陷入了生态的恶性循环。为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绿色发展模式,工商银行将通江县陈河乡、南江县长赤镇和万源市茶垭乡的9个村作为“绿色扶贫”试点村,从2008年开始累计投入868万元,资助1800余户村民建成沼气池近1400口,并对所在乡村及农户的配套道路、庭院、厨、厕、圈、坝等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完善,形成了“畜、沼、果”,“畜、沼、菜”和“畜、沼、粮”等多种生态家园模式,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形成了循环发展的绿色农业新模式。
此外,工行还大力支持农户发展银耳生产等“绿色”农业。在前期绿色扶贫试点基础上,2011-2012年工行捐资132万元在通江县陈河乡启动了通江段木银耳栽培项目,资助221户耳农建设了349口耳堂,打造了一条“饲料-养殖-能源-肥料-种植”的绿色产业经济一体化链条,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
社区牛人
关于工行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