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3日 10:5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字体:大 中 小】
基本面“名正言顺”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轮反弹银行股表现突出,确有其基本面的坚实基础。
首先是估值很低。此轮上涨之前,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仅为5.53倍,平均市净率低至1.08倍,多只银行股甚至处于破净状态。这为此轮银行股上涨提供了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其次是业绩稳定。尽管去年三季度不少银行股出现了净利润增速下降的情况,但从全年来看,可能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从已经公布的业绩快报看,民生银行(600016)、兴业银行(601166)、光大银行(601818)、浦发银行(600000)的全年净利增速均超过20%。
最后是政策趋暖,资产质量预期向好。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一度困扰着市场,不过近期随着政策层面侧重于经济增长,尤其是对房地产态度缓和,加之基建项目持续上马,使得投资者预期银行资产质量将好转。
不过,上述因素仅仅解释了可以上涨,但无法解释如何上涨。
本轮行情中,银行股的涨势凌厉,回调时间短且幅度小;同时,银行板块的交易持续活跃,在多个并行市场的交易额都很大;此外,主力资金反复操作银行股,甚至无意于其他行业。可以说,银行股的上涨并不“温和”,甚至带有一定的“暴力”色彩。
杠杆获利“顺理成章”
种种迹象,让投资者不得不怀疑,资金乐此不疲地在银行股中腾挪,除了基本面因素以外,是否还存在操作层面的重要考量?
由于编制的原因,目前沪深300、上证50、上证180等指数的最大权重股均为银行股。例如,沪深300指数的前5大权重股中,有4只是银行股;其中民生银行的权重最大,为3.51%,而全部16只银行股在沪深300指数中的总权重高达21.86%。
显然,推高银行股带来的指数贡献,要远远高于其他股票。统计显示,在本轮行情中的多次单日大涨中,银行股的成交金额占沪深300全部股票成交金额的比例,要显著小于其权重。也就是说,使用银行股推高(或压低)指数的资金效率很高。
目前,沪深股市中引入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分级基金等多种带有杠杆和对冲属性的衍生交易工具,而这些衍生品种的现货标的恰恰是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
分析人士指出,在指数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利用衍生品交易可以达到放大利润(或亏损)以及双向交易的目的。
社区牛人
关于银行股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