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3日 14:02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银行“拉储”乱象民间已见怪不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马益江支行副行长的身份,其得以成功“圈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间早已对银行高息“拉储”见怪不怪。
据一位与马益江相熟的受害人介绍,马益江是郑州浦发银行系统连续三年的“拉储冠军”。2010年时,马益江以“拉储”为名找到自己,说要提升业绩,晋升职务,请他予以支持,并表示资金用于银行业务,不出银行。因为之前在贷款上有过合作,比较熟悉,且对银行高息“拉储”习以为常,于是将1亿多元交给了马,月息2分到4分不等。
这位受害人表示,银行向民间短期拆借资金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在季末、年末,银行为了冲时点,月息甚至能高达1毛钱。出于互相帮忙的考虑和对正规银行的信任,帮助银行在短期内周转一下资金也很正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存在“拉储”行为的并非浦发银行一家,存定期返现金等不规范行为,在一些中小银行的支行仍广泛存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认为,在银行现有的考核机制下,从支行行长到基层员工,每个人的个人收入和上升空间都高度依赖“绩效”,考核压力层层分解,几乎每个支行的银行员工都有“拉储”压力。
一家城商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自己的底薪只有不到两千元,其他收入几乎全部依靠拉存款和放贷款的提成。许多银行的客户经理都背负着上千万吸储指标,季末、年末为了完成存贷比临时冲规模更是家常便饭。
社区牛人
关于非法融资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