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大盘个股新股行情港股美股基金理财黄金银行保险私募信托期货社区直播视频博客论坛爱股汽车房产科技图片

银行“拉储”行为何以长盛不衰?

2013年01月24日 08:58 来源: 新京报 【字体:

  分析

  发展模式落后致“拉储”盛行

  银行“拉储”行为何以长盛不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银行“拉储”盛行的根本原因还是发展模式落后,没有摆脱“存款立行”的传统思维。在我国“贷款规模”控制的背景下,本年度完成的“贷款规模”对第二年的“贷款规模”有重要影响。各银行一心把贷款规模做上去,只求规模,不求效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增长模式。做大贷款规模,就必须把存款规模提上去,这是“拉储”盛行的内在原因。

  赵锡军认为,银行可以争抢客户,但竞争必须合法、有序。在大力整治“拉储”乱象的同时,有关部门和各银行亦应对传统的增长模式有所反思。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应对“存贷比”考核是银行“拉储”的原因之一。按照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控制住存贷比,也就控制住了银行信贷扩张的规模。无论是季末存贷比考核还是从2011年开始的日均存贷比考核,都是银行重要的考核指标。银行贷款总额比存款总额不能超过75%,银行在扩张贷款的同时又要降低存贷比,只能把分母做大,也就是多拉存款。由于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放开,银行缺乏通过正常渠道进行价格竞争的手段,而客户经理的出现则使银行把员工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进而产生各种“拉储”乱象。

  业界呼吁弱化存贷比指标

  近年来银行业所出现的疯狂“揽储”现象背后,是75%存贷比红线的硬性规定。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对存贷比松绑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有消息称存贷比有望取消。

  所谓存贷比,是指银行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的比值。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要付息的,而贷款利息是银行获得的收入。去年7月,曾有消息称银监会将取消银行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硬性规定,引发业界热议。一些学者认为,目前的存贷比不仅直接对贷款构成了制约,而且会构成降低贷款利率的障碍。

  银行业协会去年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2》也显示,有72.6%的受访银行高管认为,在保留存贷比指标的同时,应对该指标的约束效力、指标值和测算方式进行调整。其中,41.9%的受访者表示,存贷比指标应保留作为监测指标而非硬性监管约束指标。

  安邦咨询报告表示,基于风险考量,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红线并不能一取消了之,还需出台更多的政策予以配合,以保证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不至于被削弱。光大银行[微博]报告则认为,尽管仍作为立法约束,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融资工具的创新,银行存贷比受重视程度会逐渐降低。据悉,全球其他各国均未对商业银行存贷比设立要求。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社区牛人

  • 宇辉战舰
    人气播主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进入直播>>

  • 老胡实盘
    人气播主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进入直播>>

  • 黑马狂奔
    人气播主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进入直播>>

关于非法融资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密码: 5秒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