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30日 07: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资金池”成今年监管重点
一方面,银行理财业务迅速膨胀;另一方面,各界对理财业务风险的担忧也开始增加。
阎庆民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三个不一致”。银行与客户对理财业务风险收益特征认识不一致,容易产生纠纷。加之个别银行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风险提示不到位等不规范销售行为,以及违规开展“资金池”理财业务等问题,导致风险边界模糊。
此外还包括理财业务发展与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不一致,理财业务发展和监管的要求也出现了不一致。当前银行与保险、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多,需要积极加强监管,避免出现监管套利。
“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是健康的。”王岩岫称。但他同时也表示,其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理财产品的销售行为不规范,部分银行理财资金过多地配置到股权类等高风险项目等。
建设银行(601939)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黄曦表示,银行柜台上销售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自身设计研发、自营的理财产品;另一类是代销第三方的产品。最近出现问题的理财产品,更多的是银行代销的问题。
其实对于代销问题,此前不久,银监会已经要求银行自查代销的金融产品。刚结束不久的银监会“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也要求银行在销售中将风险提示放在首位,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
“对于银行理财业务,要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分账经营、分类管理,强化风险防控。”昨日,阎庆民还表示,要严格监管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广泛宣传理财与存款的区别,营造“买者自负”的氛围。
按照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业务被分为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和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保本型类似于存款,银行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国债、同业拆借等;浮动型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此产品的投资范围较广,存在一定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计入表内,而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属于表外资产。
当下银行的理财产品多采用“资金池-资产池”的运作模式。如果浮动收益类的产品与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资产池,容易出现投向不确定、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容易滋生风险。若实现分账经营,可切断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之间的风险传递。
王岩岫称,目前仍有部分银行继续开展不规范的“资金池”理财业务。对此,银监会已将“资金池”理财业务列为今年现场检查重点,各银行应尽快自查整改。
阎庆民还表示,要推动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政策的协调性,以科学有效的监管支持和鼓励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社区牛人
关于资金池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