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30日 08:17 来源: 今日早报 【字体:大 中 小】
销售人员勿“忽悠”客户理财应有风险意识
“适当披露投资计划对于银行是好事,投资者充分掌握信息做出判断能在一定程度为银行分担风险。”光大银行(601818)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不过,在利率市场化的紧逼下,各家银行忙于拼抢客户,鲜少能做到高度透明。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预测,利率完全市场化将使银行业净息差缩减0.7%至1.2%,净利润减少约35%。
“银行的理财产品应以低风险、稳健型产品为发展重点,但存在一些银行工作人员违规私售高风险产品的情况。”郭田勇说。
记者发现,尽管多数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不少销售人员却避重就轻,推销时多强调“该产品往期收益均能达到预期收益”,引导消费者放心购买。
对此,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王岩岫近日公开表示,“银行应将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放在首位,并建立透明、科学的理财业务管理制度。”
“理财归根结底是一种投资,而非储蓄。投资者不应光有赚钱意识,还应有风险意识,不要被销售人员‘忽悠’。”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建议,理财投资者要具备必要的金融知识,至少要弄清理财产品是否保本保息;在选择风险较高、数额较大的理财产品时,最好能咨询第三方顾问。
监管宜疏不宜堵重在盯住关键环节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62%。迅速膨胀的理财市场加快了银行金融创新的脚步,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在理财市场风波频传的半年时间,银监会接连下发自查、叫停代销等通知。一时间,各家银行纷纷收窄代销阵地,私募、信托等产品在银行网点已难觅踪影。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日趋严格,或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赵庆明表示,在金融脱媒、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愈发旺盛的背景下,理财市场创新势不可挡,监管不等同于简单叫停,也应与时俱进,宜疏不宜堵。“防控理财风险要从产品设计的源头入手,分类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尤其对理财产品披露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标准化。”
对此,监管部门正在着手改进,银监会在2013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将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等措施。
社区牛人
关于理财市场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