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3日 20:0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字体:大 中 小】
煤企资金断链
2011年以来,因市场需求不断下滑,煤价缩水严重,山西大量煤企销售不畅,资金断链,生存困难。在此背景下,众多经过资源整合正在建设中的矿井资金紧缺,甚至一度欠发矿工工资。
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在2012年12月21日发文件督促煤矿为井下职工缴纳意外伤害保险,这在往年并不多见。2012年,全市有39家煤炭生产企业欠缴意外伤害险,其中包括柳林县的6家煤企。
2013年1月24日,柳林县煤炭工业局局长杜彦斌表示,柳林众多煤企中,联盛集团日子最不好过,“它从2011年7月开始欠发工资,目前工资只发到2012年7月。”
过去的那一年,联盛集团曾因董事长邢利斌7000万元嫁女而被国人关注。实际上,彼时的联盛集团正在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有6座煤矿需要改造建设。业内监管机关专业人士称,每座矿井均需投入资金5亿元以上,这家在山西颇有名气的民营煤企共需要数十亿元,才能完成矿井建设。
杜彦斌认为,联盛集团“自己投入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煤矿建设的大部分资金需要融资获得” 。
2010年开工建设、原定2012年投入使用的“联盛教育园区”也面临资金难题。这座园区由联盛集团投入10亿元打造,一度被媒体称为山西最大的企业公益项目,现在因欠发施工企业工程款被迫延期施工。负责该园区建设的联盛高管康序称:“那些工队干一个月就要钱,半个月也不能等,给不了人家就走了。现在园区的内部装修和设备还没配全。”
和联盛集团相似的是,柳林多家煤炭生产企业面临资金难题。当地坊间盛传煤老板们不惜月息5分举债高利贷欲渡难关。
柳林特色借资
柳林曾一度是国定贫困县。现在它因煤暴富,2011年财政收入超过70亿元,位列山西第二。
因4号主焦煤储量丰富,上世纪末摘掉贫困县帽子后,柳林县大力发展煤炭产业,目前全县26座大型矿井煤炭产能达到年2680万吨。在2009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开始后,大批“煤老板”瞄准资源优势集合成多个煤炭产业集团,资产规模均以百亿元为单位。在当地群众看来,能在资源整合中胜出的煤企不会亏本。
2009年的时候,王凤连所在的高红村将土地交给联盛集团建设电厂,她也放弃了早年经营的小卖部和养猪场,联合村里的人们,将电厂征地补偿款汇集起来,再出借给资金日渐紧张的企业。
在煤炭市场未见颓靡的时候,高额利息能够及时到账,刺激着这个“有信誉、能长久”的民间融资产业链不断扩张,投资方向从煤炭产业发展到房地产业,甚至街头打工者也将辛苦积攒的钞票汇集起来交给放贷人,以图高息回报。
柳林县一位董姓建筑商透露,在“全民集资放贷”的大潮中,一些官员利用权力,无偿或低息向王凤连举债,再将这借来的几千万元委托亲友,以他人名义约定4分或5分月息交给王贷出,从中渔利。“这是用自己的骨头砸自己的肉,人家喝你的油,可能王凤连也知道,但她没办法,最后烂包了。”
社区牛人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