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5日 07:2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字体:大 中 小】
该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金融产品不断寻求创新和规避监管的同时,跨市场合作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从银行的实际运作看,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巨大,而产品结构复杂,潜在的风险是不能忽略的。
此外,该分析师还对记者分析表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之间,通过跨市场互动,创设出各类金融产品。这些产品的总规模大、业务分散、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涉及机构广,其系统性风险极强。
而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的一位人士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监会已经在银行理财业务方面不断地出台新规和指导意见规范业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兜底理财”提高了银行风险/
对于银行合作类交叉性业务的风险,不少银行人士都提到了“曲线融资”和“兜底理财”两个方面。
“对于地方政府的一些债务,银行直接贷款是在不断收紧。可能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就会通过银信合作的模式来进行融资运作,这种运作让银行风险的暴露延时,而风险也更加隐蔽。”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该人士还称,这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融资模式,部分工商企业贷款也是采取这条途径。一些企业融资甚至间接的通过担保公司、高利贷公司做资金搭桥,也在一定程度上将风险隐藏了起来。
另外,对理财产品的“兜底”行为也间接提高了银行的风险。“银行在为客户进行融资性理财时,往往都是提供隐性担保作为产品发行的前提,甚至还为一些产品违规的提供兜底承诺,已经是行业内的一种惯例了。而一旦银行客户的资金并不能偿还时,银行将直接陷入代偿的尴尬境地。”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银行理财目前还做不到投资者完全自负责任的程度,市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进行“教育”。
此外,在跨行业互动越来越活跃时,影子银行、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对银行体系的传导危害逐渐显现出来。
“其实,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资金的最终源头可能都是银行信贷资金,往往出事都会有银行受到牵连。”某国有大行人士表示,高额的利差会让人疯狂,不少人从事民间借贷都是通过银行“曲线”获得资金,然后再以高利贷放出去,而银行信贷与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活动的风险完全不对等。
“对于银行体系的风险防范,不仅仅是监管机构的事情,也是各个金融机构的事。监管层要在政策上不断完善,防止机构"钻空子"。而金融机构也要通过自身管理的加强,来预防潜在的风险。”上述银行人士称,“尤其是对已经贷出的资金用途,银行要实行管理和追踪,让资金能切实的用在既定的项目上。”
社区牛人
关于兜底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