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7日 08:4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1992年,法国巴黎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601398)合资发起成立上海地区首家合资银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11年后,这家银行又成为国内首家转制为外商独资银行的合资银行。
“这是两个尴尬的第一。”前上海巴黎国际银行员工李明(化名)感慨地对记者表示,这家合资银行从诞生到转制,11年光阴折射的却是整个合资银行群体背负“金融改革试验田”责任的生存困境为了给国内银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现招商引资,合资银行在上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不过,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相关条文承诺放宽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范围,合资银行原有的试验和“跳板”功能几乎丧失,转制成为难以回避的选择。
然而,“存在,总有其合理性。”李明直言,当年在上海巴黎国际银行工作的部分员工,如今已是国内多家银行的业务高管,正是这段工作经历,让他们率先累积起先进银行管理经验与业务创新思路。
但对于一家银行而言,上海巴黎国际银行近11年业务发展道路走得异常艰辛。其原因,究竟是国内金融改革初期赋予合资银行的艰难使命,还是内部中外股东经营分歧带来的成长磨难?
对于这个问题,李明更愿将这段合资银行经历看成是国内金融改革应缴的“学费”。
社区牛人
关于合资银行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