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8日 14:23 来源: 陆家嘴 【字体:大 中 小】
宜信创始人、CEO唐宁的办公室位于北京SOHO现代城16楼,从落地窗望出去,北京国贸商圈尽收眼底。
2006年创建至今,宜信一骑绝尘,成为“个人对个人”(Peer to Peer,点对点,下称“P2P”)贷款行业的领头羊。其在综合财富管理以及信用和风险控制体系上的持续创新,让整个市场瞩目。与此同时,其独特的债权转让模式及讳莫如深的核心数据又令其饱受争议。
2011年,宜信开始战略转型,要做“大众富裕阶层”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唐宁曾说在国内做小贷就像在“盐碱地上种庄稼”,而新的财富管理之路,会一如从前高速成长,同时不乏争议吗?
跟着尤努斯学小贷
1992年,唐宁从北大数学系毕业,随后申请攻读美国南方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那时,“小贷之父”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大有燎原之势,唐宁慕名拜访,跟着尤努斯学做小微贷款。
和其他慕名而来的人乘车考察不一样,唐宁骑着自行车,和信贷员一起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亲眼见证了小微贷款给农户带来的创富机会。他自嘲自己“把手弄得很脏,革命比较彻底”。
取得硕士学位后,唐宁曾在华尔街DLJ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2000年唐宁回国,工作之外他把天使投资作为兴趣爱好,并保持至今。
在教育市场化的早期,唐宁就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这个行业兼具社会和商业价值,因此投了不少教育培训机构。
2005年左右,唐宁得到反馈,有培训学员和学员的家长提出,能不能边培训边付款?或者先培训后付款?
那时职业培训已发展至成熟阶段,动辄万元的培训费对于部分学员而言是个较大的负担。唐宁作为培训机构的投资人和顾问,为此跑了不少金融机构,得到的答案令他失望,没有机构愿意为这个人群提供信用服务。
唐宁用信用理论分析,这群人既有好的还款意愿,又有递增的还款能力,属于好的信用人群,应该享受好的信用服务。唐宁决定自己掏钱借给学员,这也是他在P2P领域的初次尝试。
2006年4月,唐宁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内第一家从事P2P小额信用贷款服务企业——宜信公司。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宜信P2P产品包括为微小企业主提供小额周转资金的“助业贷”、为工薪阶层提供消费资金的“新薪贷”、为在校学生提供消费资金的“学信通”、带有公益性质的“宜农贷”,以及专门面向教育培训的“宜学贷”。
在“宜农贷”平台,农户债权被分成100元/份提供给城市有爱心的出借人认购。由于是公益项目,出借人仅可获得贷款总金额2%的收益,低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平台则收取1%的运营费用。
在农村,宜信实行五户联保政策,五个借款人之间彼此负责,互为担保人,这种模式借鉴了格莱珉银行的成功经验。
“宜农贷”平台显示,截至2013年5月15日,规模总量为4200多万元,资助农户7000多名。
5月17日,宜信又推出了个人对个人网络借贷咨询服务平台“宜人贷”。据介绍,宜人贷不需要任何抵押、担保,借款额度高达50万元人民币,借款用途广泛,既可以用于装修、买房买车、婚庆及其它消费用途,也可以用于各种合法的经营用途。借款人在网上提交的申请资料符合条件,平台最快会在1天之内通过审核,费率也相对较低,借款时间最长可达三年。
社区牛人
关于p2p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