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虫柉杈惧厠缁煎悎鎸囨暟3鏈�3鏃ワ紙鍛ㄥ洓锛夋敹鐩樹笅璺�.95鐐癸紝璺屽箙锛�.07%锛屾姤58.....
当前人气:0
由于央行及时加大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月中资金利率再一次脉冲上涨逐渐得到平息。从上周开始,银行间短期回购利率在达到月内高位后,相继迎来下行。不过,市场人士指出,在央行坚持中性偏紧流动性操作背景下,资金面很难出现实质宽松,且未来仍有阶段收紧的可能。目前中长期限资金从紧、利率保持高位已很能说明问题。短期回购利率下行空间或已不大。
央行出手 维稳效果显现
回顾月初以来,银行间回购利率走势可谓一波三折。上旬处于10月末扰动消退后的自然回落期,月中资金面风云突变,回购利率全线掉头大涨,而上周事态再度趋缓,短期回购利率在上摸月内高位后重新走低。以指标7天回购利率为例,其10月末高点为5.69%,本月12日一度降至月内最低的3.60%,18日(上周一)最高反弹至5.44%,25日(本周一)回落至4.86%。
面对月中资金面骤紧,央行及时“放水”维稳,成为扭转事态的关键。上周,央行明显加大了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一是提升7天逆回购交易量,二是恢复暂停两周的14天逆回购操作,全周公开市场操作因此实现资金净投放590亿元。
结合更多信息来看,相对于公开市场资金净供给,央行流动性操作微调对市场情绪的改善,在回购利率回调背后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更显著。从流动性供需角度看,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实际并不足以抵消需求端的负面冲击。数据显示,在将上周到期的400亿元国库定存考虑在内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际资金投放量只有190亿元。而上周五,规模为260亿元的平安转债发行申购,预计冻结资金量就有2000-4000亿元。
有交易员表示,在大盘转债申购的同时,上周以来短期资金利率出现持续回调,反映了情绪因素在资金面波动中的作用。而眼下影响市场情绪的核心因素就是央行货币政策预期。虽然公开市场投放不足以抵消负面冲击,但逆回购放量、14天品种重启蕴含的央行维稳信号,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市场过度悲观的政策预期,挤压回购利率畸高的“水分”。这一点,与前期央行暂停逆回购,对资金总量影响甚小,却导致资金面较大波动的原理是一致的。
预期谨慎 长端不降反升
自今年6月流动性风波以来,市场资金面状况不断,波动性较之以往明显增强,而货币政策预期偏紧是重要原因之一。
前述交易员表示,年中流动性风波过后,机构更加重视流动性管理,主动提高备付,减少资金融出。三季度以来,随着经济企稳向好、通胀压力浮现,且外汇流入增多,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紧的预期不断增强,机构资金融出更加谨慎。以往,银行间资金融通链条一般是大行融出,资金流向中小银行,再流向非银金融机构。而现在,不仅大行惜借,融出减少,即便有所融出,也被居中的中小银行截流,处于资金链末端的非银机构很难获取资金,易发结构性紧张,客观上加剧市场利率的波动。
由于货币政策预期没有转变,交易员们预计,年底前资金面很难出现有效改善,且未来仍有阶段收紧的可能。有交易员就表示,短期回购利率能否继续下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会否延续公开市场净投放,而即便央行顾及月末效应,暂时维持逆回购力度,但跨月后会否再度暂停14天逆回购仍留有悬念。目前看,由于12月有财政存款投放,市场对于央行暂停逆回购,甚至重启回笼工具的预期很强。同时,国库现金到期、存量SLF到期也增添资金面的不稳定因素。市场对年末财政存款所能带来的利好预期已大打折扣。
市场对年底前流动性的谨慎,从目前中长期限回购利率走势上即可见一斑。在短期回购利率回落的同时,上周以来14天及以上期限的回购利率却维持高位,本周一则全线走高,跨年跨春节的3个月品种已创出下半年以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