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虫柉杈惧厠缁煎悎鎸囨暟3鏈�3鏃ワ紙鍛ㄥ洓锛夋敹鐩樹笅璺�.95鐐癸紝璺屽箙锛�.07%锛屾姤58.....
当前人气:0
今天在中国如日中天的余额宝并非阿里独创,早在10多年前美国就已出现了这种互联网型货币基金。美国是如何对这类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监管的呢?曾经风光无限的美版余额宝最终又为何黯然消失了呢?
海外经验篇
较早关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朋友可能都还记得10年前的景象:在那个支付宝刚呱呱坠地,腾讯还未上市,百度也只是一家搜索网站的时代,来自美国的eBay以1.5亿美元收购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EachNet(易趣),强势推出联名B2C网站eBay易趣,成为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翘楚。eBay易趣与正在上升期的本土企业淘宝,以及两家公司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贝宝与支付宝)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尽管面对当时堪称逆天的淘宝免费策略,高洋上的eBay和贝宝最终在中国市场不敌土豪阿里,但贝宝曾经在美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兴衰往事却值得我们借鉴和警醒。
贝宝的来龙去脉
贝宝(PayPal)是一家总部在美国加州圣荷西市的网络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允许在以电子邮箱来标识身份的用户之间转移资金,避免了传统的邮寄支票或者汇款的方法。贝宝也和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成为它们的货款支付方式之一,但是用这种支付方式转账时,贝宝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
1998年12月诞生后,贝宝于2000年起陆续扩充业务,包括与其他国家推出业务及加入美元以外的货币单位。2002年10月,全球最大拍卖网站eBay以15亿美元收购贝宝,此后贝宝便成为了eBay最主要的支付途径。
在金融监管较健全,互联网发展也较发达的美国市场,早在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的巅峰期,1999年,贝宝就率先插足货币市场基金,为用户提供回报率较高的储蓄存款服务。
美版“余额宝”兴起背景
说起货币市场基金的来源,还得追溯到1971年美国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诞生时的背景。
美国Q法规规定,银行不可向活期存款发放利息,同时银行其他类型账户利率也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以防银行为争夺存款而发起恶性竞争。为吸引客户,可以支付利息的货币基金便作为存款账户的近似替代品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此后,货币基金一直都是银行存款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美国互联网经济最繁荣的那段岁月,当贝宝发现自己手上已积攒了大量客户资源,而贝宝作为支付平台,也已一只脚迈入金融业的时候,贝宝的高层便有了和今天BAT老板们相同的想法:既然我已经拥有了这些现成资源,为什么我不能再进一步深入金融业掘金呢?
为了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空间,也为了更多的服务和吸引消费者,贝宝便开始为客户建立储蓄账户,涉足货币基金市场。按照约定,只要客户同意,任何客户在贝宝支付账户(类似支付宝)上的余额都可以投入到这一储蓄账户(类似余额宝)并获得货币基金投资带来的利息。
借着当时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东风,也由于这种互联网型货币市场基金卓有成效地降低了渠道和管理费用,大额申赎请求对基金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大为减少,于是在2000年,贝宝储蓄账户的年回报率竟然高达5.56%,远高于当时美国一般银行储蓄存款的回报率。使得贝宝版货币市场基金在刚推出后的那段岁月里,风光无限,火爆异常。
虽然贝宝货币基金回报率较高,但和今天的余额宝一样,一经推出后,其安全性就一直受到外界质疑。因为说到底贝宝不是银行,因此没有美国联邦政府的保险。如果该货币市场基金出现问题,客户的储蓄资金无法获得赔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