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虫柉杈惧厠缁煎悎鎸囨暟3鏈�3鏃ワ紙鍛ㄥ洓锛夋敹鐩樹笅璺�.95鐐癸紝璺屽箙锛�.07%锛屾姤58.....
当前人气:0
“我们确实不想让大家把银联当成"唐僧",只想着吃唐僧肉、互相挖墙脚。”银联总裁时文朝在特急文件下发前一日曾如是说。
央行的两份“特急文件”,似乎又掀起了一场移动支付模式暗战。
不过,这次不是中移动的2.4GHz标准与中国银联的13.56MHz标准,而是执行13.56MHz标准的NFC手机支付与看似近距支付、实为互联网支付的条码(二维码)支付的博弈。
与同样用于移动支付的NFC手机支付模式相比,条码(二维码)支付绝对是客户体验的优秀代表。二维码早期仅用于营销推广,由于成本亲民、使用便捷被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转换成一个近距支付的产品,主要用于熟人与熟人的交易、出租车、便利店等小场景。二维码与条码类似,但比条码包含更多信息,比如付款价格、账户信息等。二维码支付的具体过程是,通过扫码获得这些信息,进而借助手机通讯网络完成所谓的互联网支付。
银联近几年则重金力推NFC支付,整个支付过程走的完全是区别于互联网的线下通道。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因此,一些银行力推的NFC手机支付,和在POS机上刷带有芯片的IC银行卡原理一致。
但同样一个刷手机的动作,恰恰是因为路径不同,利润分配方式有着质的不同。
像上面说的,NFC手机支付走的是线下通道,因此业务收费规则完全遵循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模式中发卡行、收单行(主要是银行、银联商务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按7:2:1的方式分成。目前,真正在使用NFC手机支付的发卡行只有浦发、中行等少数几家,收款的POS机则来自更大范围的银行及第三方支付,这类NFC手机支付业务有很大概率是跨行交易,每一笔跨行,银联都可收入手续费10%的佣金。
但像昨日被紧急暂停的条码(二维码)支付,在线下的近距场景中,手机与扫码POS也好,手机与手机也好,彼此之间的交互只是完成确认信息的第一步,真正的支付走的是纯线上,也就是互联网的通道。以中信拟推的两款虚拟信用卡为例,如果在中信银行(行情,问诊)自己布放的名为“异度支付”的二维码POS上使用,属于无需跨行通过银联;而如果在微信拟推的二维码POS,以及支付宝已经在上万家便利店布放的扫码枪上使用,在发卡行与第三方支付直接对接(又被业内称为直联)的情况之下,也无需通过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