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虫柉杈惧厠缁煎悎鎸囨暟3鏈�3鏃ワ紙鍛ㄥ洓锛夋敹鐩樹笅璺�.95鐐癸紝璺屽箙锛�.07%锛屾姤58.....
当前人气:0
[ 二维码生成方式较为简单,由于没有生成标准也缺乏监管,容易被恶意利用。二维码支付容易被木马病毒入侵,造成客户资金的损失 ]
中信银行(行情,问诊)(601998.SH,00998.HK)风风火火的“触网”之路正遭遇“急刹车”。
3月14日,央行紧急发文暂停了中信银行与微信、支付宝合作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当天,中信银行A股下跌8.26%后被临时停牌。而就在传出与微信、支付宝虚拟信用卡合作的第二天(3月12日),中信银行股价还曾一度涨停。
一直被市场认为是银行业中“触网”先锋的中信银行,从今年2月份以来,由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持续发酵,中信银行股价涨幅一度超过45%。
暂停而非叫停
3月16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与支付宝、微信合作的金融产品均处于测试阶段,尚未上线运行。目前将严格根据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强相关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的评估工作及正式推广前的测试工作,完善产品的管理制度、控制风险。
“央行只是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而非叫停。”一位银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支付宝和财付通并未向央行进行报备;另一方面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仍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央行在下发的函中称,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的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从此前支付宝和微信公布的虚拟信用卡业务模式来看,虚拟信用卡将根据个人网络信用度确定授信额度,可以在线申请和审核。除了在线上消费外,还可以在线下特约商户通过二维码支付消费。
不过,资深信用卡行业专家崔素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按照监管要求,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环节中必须满足“三亲”原则(亲访、亲签、亲核),虚拟信用卡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三亲”原则,是市场对其的质疑。
“无论发卡方式或者载体如何变化,信用卡客户的准入标准是不能够降低的。”崔素芳称,对于银行外部的增量客户,由于银行对客户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通过互联网累积的一些交易情况,也不能够完全体现客户的真实信息,这个时候,银行还是需要严格把控信用卡的准入风险,这部分准入条件不能够放松。
此外,与传统线下POS机专线支付及行业标准、法规较健全不同,二维码支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首先,二维码生成方式较为简单,由于没有生成标准也缺乏监管,容易被恶意利用。其次,二维码支付容易被木马病毒入侵,造成客户资金的损失。
事实上,目前中信银行力推的“异度支付”业务也以二维码支付作为重点产品。而除了中信银行外,包括各家大型银行在内的大部分银行都已经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不过,上述银行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央行文件是下发给支付宝和财付通,中信银行作为产品合作方而牵涉其中。但其他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业务是否会参照这个文件而被暂停,仍然较为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