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虫柉杈惧厠缁煎悎鎸囨暟3鏈�3鏃ワ紙鍛ㄥ洓锛夋敹鐩樹笅璺�.95鐐癸紝璺屽箙锛�.07%锛屾姤58.....
当前人气:0
相关调查显示,进入2014年,虽然经多方努力,银行服务存在的不足虽已得到较大改善,但购买理财产品遭误导、捆绑销售、收费种类繁多等老大难问题仍是消费者不满最为集中的环节。而《证券日报》记者在某银行网点看到,被要求挂在大厅显著位置进行公示的银监会关于规范银行服务的相关要求,已然被放在了不易被发现的角落里。
部分银行信息公示不充分
相关调查显示,包括银行服务整体满意度在内的多项评价均较以往有所提升,服务水平虽有提高,但顽症仍存。
近年来由于银行服务不佳所产生的种种弊端,在屡遭诟病的同时,也招来了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银监会出台的“七不准”、“四公开”就被喻为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的一记重拳。正是由于监管层加大了对银行服务方面的引导与规范,加之银行自身的重视,银行业的服务水准不佳的难题,近年来得到有效的改善。如银行理财产品强制搭售现象连续三年减少;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误导情况也出现大幅下降。
但不容否认的是,消费者对于银行服务的评价仍有诸多不满,“老大难”问题仍未解决。事实上,一些令消费者感到不满的服务或收费,往往是由于银行信息披露不足造成的。而提到这一情况,普通百姓往往会想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所存在的信息披露缺失现象。其实,对于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做到的规范经营收费的要求,有些银行也似乎并不想让消费者充分知晓。明明要求公示在营业网点的监管要求,也“羞于见人”。
2012年,正是为了规范银行服务标准,银监会对外发布了“七不准、四公开”,并提出在总部网站和营业场所将上述内容及服务收费价目进行公示。然而记者近日实地采访多家银行发现,部分银行上述公示内容已身处“冷宫”。
在某国有银行营业网店,记者仔细寻找才发现,写着“七不准、四公开”内容的支架竟被放置在角落里,且面对大厅的一面醒目地印着该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背面才是“七不准、四公开”的内容,普通投资者若非像记者一样仔细寻找,根本就发现不了。当记者寻问该银行大堂经理,为何没有将这一要求放在消费者便于发现的显著位置时,该经理边重新摆放公示牌位置边回答,“我们是按要求公示了,但普通百姓也不关注”。显然,对于有些银行来说,推销自身的理财产品,要比让消费者监督自己的服务水平要重要的多。“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所使用的银行服务和其中会产生的费用,才能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产生的不满”,业内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