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虫柉杈惧厠缁煎悎鎸囨暟3鏈�3鏃ワ紙鍛ㄥ洓锛夋敹鐩樹笅璺�.95鐐癸紝璺屽箙锛�.07%锛屾姤58.....
当前人气:0
3000托管人才抢夺战
“对我们老总来说,压力很大。”李桦对《机构投资》说到。不过他所说的“压力”并不是来自托管业务本身,而是员工的稳定性问题。
“整个托管银行里面,总行层面的从业人员就1300个人,加上分部、分行的不会超过3000人。现在整个行业前景好了,员工的个人价值也得到了提升,自然也就出现了挖角、跳槽等问题。”
发展已近15年,托管行业在近两年来展现出的勃勃生机让很多业内人士表示惊叹。
据中国银行(行情,问诊)业协会发布的《2012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国内18家托管银行托管资产规模突破22万亿元,达到22.3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8.25%。
“最新的银行业数据是整个托管规模在2013年底已经达到35万亿。就浦发来说,不管是规模还是托管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之前十年,整个行业是比较辛苦的,因为公募基金一直在2万亿到3万亿的规模,银行一般收取千分之1.5-2的托管费率,根本挣不了多少钱,从这个角度,托管那时只是商业银行的一个补充。原来传统商业银行内部也仅有5%的人知道托管业务,现在这个数据已经上升至25%。”李桦表示。
在李桦看来,托管业务如此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管新政的陆续推出,从而对托管业务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托管业务从公募基金延伸而来,基金作为为投资者和管理人提供双重服务的角色,其意义就是为投资者服务。如今,由于资管门槛的降低,传统所说的“银、信、证、基、保”都在做资管,目前信托规模超过10万亿,整个公募和基金子公司规模到了4万亿,券商现在也超过了4.6万亿,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其背后提供投资相关服务的托管行业自然滋润起来。”
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转型提出更高要求,托管业务从中受益。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传统存贷业务利润不断收窄,银行转型势在必行。不过,转型过程受到资本的约束,因此不得不选取一些表外或者同业业务,托管不需要占用风险资本,纯粹靠服务、靠人力和系统投入来为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服务,这样一个纯中间业务收入部门自然会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
并且,利率市场化之后,各种机构包括银行在内,一方面是做大量的同业业务,同时同业业务本身就会带来托管的机会,同时托管业务特征决定未来的转型必须是价值争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