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银行赴港IPO“遇冷” 基石投资者认购超五成

  正在香港公开招股的甘肃银行,有望成为2018年港股银行上市第一股——根据IPO进度,该股将于1月18日挂牌港交所主板。

  不过,记者注意到,目前甘肃银行在投行孖展(保证金交易)的情况并不理想。以其在耀才证券和辉立证券的孖展为例,截至1月10日认购结束,耀才证券录得甘肃银行的孖展数据为1000万港元,而辉立证券则录得880万港元,两家仅完成甘肃银行在香港公开配售额的3.2%。

  甘肃银行赴港IPO为何遇冷?

  认购遇冷

  从甘肃银行在香港公布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来看,甘肃银行此次IPO拟全球发售22.12亿股。其中,国际发售19.91亿股,香港发售2.21亿股,招股价在2.61至2.77港元的幅度间,招股日期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11日,预计最多募资61.27亿港元。

  甘肃银行方面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公开发售充满信心”。

  既定计划很美好,然而,甘肃银行想要完美地实现此次IPO定下的“小目标”似乎有点困难。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甘肃银行在投行孖展的情况可谓“冷清”。耀才证券和辉立证券均于1月10日截止认购,但到认购结束,耀才证券录得甘肃银行的孖展统计为1000万港元,辉立证券则录得880万港元。以目前暂定的招股价中间价2.69港元计算,两大投行机构孖展总额仅为甘肃银行在香港公开配售额的3.2%。

  在香港公开配售“不给力”的情况下,基石投资者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此次IPO,甘肃银行引入4名基石投资者,分别为香港大生投资、华讯(港股00833)国际集团、China Create Capital Limited(下称“中科创资本”)和华融荣德,合计集资31.2亿港元。

  从甘肃银行1月11日发布的IPO中签结果公告来看,中科创资本持有2.99375亿股限售股;华融融德(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49687亿股限售股;华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99375亿股限售股;香港大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49063亿股限售股。换言之,四大基石投资者持股量合计达11.975亿股,约占总发售股份的54.14%。

  “基石投资者的引进,实际上是对公司的基本面、盈利模式、发展前景的肯定,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信心,犹如IPO的一个稳定剂。”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市况波动时,企业会急于“消除”发行中的风险,而让许多投行一起参与进来,并且预售大部分股票,可能有助于消除风险。但与此同时,上述业内人士也指出,大量基石投资者的存在显示了背后市况的疲态,新股对基石投资者的依赖也就越来越高。

  事实上,“赴港IPO遇冷,高比例依靠基石投资者”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甘肃银行的IPO中。《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近年来中资银行,特别是中资中小银行赴港上市的公开资料后发现,这类银行频频出现公开认购发售不足,严重依赖基石投资者的情况。比如,去年广州农商行赴港上市时,其基石投资者认购了总计6.51亿股H股,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发售股份的41.14%及已发行股份的6.79%;同样在2017年赴港IPO的中原银行(港股01216),其三名基石投资者也认购了48.78%的高比例股股份;2016年,浙商银行(港股02016)赴港IPO时,引入5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76亿港元,按该行中间价4.02港元/股计算,合计持股比例高达57.61%;天津银行(港股01578)在IPO时共引进7家基石投资者锁定5.6亿美元(43.48亿港元)股票,合计持股比例为51.51%……

  “境外投资者对上市中资银行缺乏认识、银行业整体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认购状况。”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赴港上市的城商行、农商行普遍面临估值偏低的情况,再加上港股投资者对内地银行股的投资态度较为审慎,所以内地银行在港认购情况并不乐观。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直言,相对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在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经营管理等方面略有不足。

  不良高企

  梳理甘肃银行的聆讯后资料集(下称“资料集”),记者发现,近年来,甘肃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较为明显的恶化。

  资料集显示,其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39%、1.77%、1.81%。而2017年上半年,该行的不良率虽下降至1.63%,但仍然高于同期城商行1.51%的平均水平。根据银监会数据,2017年二季度末,全国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51%。

  此外,甘肃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2014年末的448.83.51%下降至2017年6月末的220.29%。

  甘肃银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良贷款的上升,主要是受近几年国内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信贷企业债务违约率持续上升。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末、2015年末、2016末以及2017年上半年末,该行向制造业借款人发放的不良贷款分别为0.511亿元、2.45亿元、4.828亿元以及5.191亿元,分别占不良公司贷款总额的28.3%、1.61%、27.5%及29.9%,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57%、2.23%、3.28%、3.44%。与此同时,甘肃银行在农、林、牧、渔业借款人的不良贷款率也逐年增长,分别为0.97%、1.18%、1.57%及2.28%。甘肃银行解释称,不良贷款率增加主要由于该行业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恶化及还款能力减弱。

  东亚证券近期发布的新股研究报告认为,甘肃银行面临与精准扶贫贷款有关的风险。该行自2015年8月以来参与由中国政府引导的精准扶贫项目,向贫困个人发放贷款。由于精准扶贫贷款的发放对象通常收入较低且还款能力有限,因此该等贷款较有可能变为不良贷款。截至2017年6月30日,甘肃银行发放的扶贫贷款总额为人民币65.91亿元,占该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6%。

  针对不良高企的情况,甘肃银行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甘肃银行正积极出台多种政策措施,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提高风控管理。具体表现为及时调整授信政策,优化信贷产品,建立负面清单,提高客户准入门槛贷中强化过程监控,一方面借助信用风险大数据预警系统上线运用,有效遏制潜在风险的劣变;一方面切实落实贷后管理,分户管理,责任到人。

  对于已形成的不良贷款,甘肃银行称,全力做到“早处置,早化解”。对于风险大户实行上下联动机制,合力攻坚。阶段性困难企业以时间换空间,通过续贷重组实现化解;丰富清收催收手段,部分业务通过委外催收。通过多策并举,甘肃银行贷款质量保持相对稳定,风险资产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资本承压

  不仅是明显上升的不良贷款率,对于甘肃银行来说,该行迫近监管红线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是一大待解的难题。

  据了解,与许多城商行类似,甘肃银行近年来业务持续增长,规模快速扩张。自2011年11月成立至2017年6月30日,其资产总额、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增长超过30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以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资产总额和存款余额计算,甘肃银行在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分别排名第2位和第3位。

  但是,近年来经营上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甘肃银行资本不断承压。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底,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85%;2015年底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则双双降至8.57%。对此,甘肃银行在招股书中表示,这是由于业务增长令加权资产增加。

  为提高资本充足率,近年来甘肃银行已进行过两次资本补充。2014年,随着定增的完成,该行在增资扩股后募得资金43亿元。2015年12月,该行又发行了本金总额为32亿元的二级资本债,使得资本充足率在2016年底一度略有回升。截至2016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1.8%,比中国银行(港股03988)业监管标准要求的10.1%高出1.7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也回升至8.58%。

  甘肃银行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郝菊梅曾公开表示,“这种资本的补充有效地支持了甘肃银行规模快速增长,并提出未来甘肃银行会根据实际需要来补充资本,扩大资本渠道,主要通过三方面:一个是发新股和债券,另一个是不断提升我们的盈利能力,再有就是通过对风险资产的管理来调整资本结构,来达到补充资本的要求。”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上半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下跌至11.4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下跌至8.55%。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即将触及2018年底不得低于8.5%的监管红线,亟待“补血”。

  甘肃银行在其公布的资料中直言,资本充足率要求或限制该行利用杠杆效应增加贷款,这或会对该行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限制该行开发业务的能力。而中国银监会或会进一步修订资本充足率要求,这或会对该行可提供的借款金额及资金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从近年的财报来看,甘肃银行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营业收入的九成以上是由利息净收入贡献。具体来看,截至2014年末、2015年末、2016末以及2017年上半年,甘肃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总额的 95.3%、96.8%、95.7%和 92.6%。

  但是,不少银行业人士都表示,2018 年商业银行息差或将低位徘徊。在此情况下,甘肃银行有何突破之道?对此,甘肃银行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称,该行正在积极创新,致力于提升满足客户各类金融需求的能力,产品和服务手段持续增加,非利息净收入也随之快速增长。未来,甘肃银行将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按照监管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持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加大零售业务、互联网金融、“三农”业务及绿色产业的发展力度。

关键词阅读:投资者 IPO 银行上市 中签结果 拨备覆盖率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