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微信10亿用户 微众银行净利润激增261% 值得炫耀吗

  净利润激增261%的确秒杀一切传统银行,但是对于背靠腾讯及10亿微信用户的微众银行来说,似乎没有那么值得称赞。在过去3年互联网金融昂首阔步的几年里,微众银行在“平安系”与“腾讯系”的交织下,发展显得中规中矩,而如今,它已然错失了最好的天时。

  成立三年的“腾讯系”微众银行2017年净利润达14.48亿元,增长261%,“秒杀”一众上市银行,而这背后除了背靠腾讯之外,微众银行做对了什么?

  不过,对于一家成立仅仅不足5年的互联网银行、同时又背靠8亿微信用户的微众银行来说,14.48亿的净利润与261%的增速似乎并不令人满意。——毕竟其竞争对手蚂蚁金服在2016财年净利润约30亿,到2018财年,其税前利润已升至91.8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65%,旗下借呗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即高达44.94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34倍,远超微众银行旗下同类产品微粒贷。

  261%的利润增速

  微众银行近期发布的2018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为我们透露了2017年度微众银行的部分“成绩单”。

  数据显示,2017年微众银行营收达到67.48亿元,营收同比增幅达到175.54%,2016年该行营收为24.49亿元;净利润方面,微众银行2017年净利润为14.48亿元,较2016年的4.01亿元飙涨261.1%。而与此同时,A股26家上市银行2017营收同比这一数据仅处于-10.89%~22.82%这一区间内。

  图片来源:微众银行 2018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

  尽管微众银行2017年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仍低于目前A股上市银行同期不良率数据。从拨备覆盖率的角度来看,三年间,已由2379.61%将至912.74%。不过,对比A股上市银行,目前仅有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2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超400%,分别为493.26%、462.54%。

  此外,在传统商业银行净息差近年下行,普遍集中在1.5%~2.5%水平的背景下,微众银行的去年末净息差达到7.02%。在资产利润率上,截至2017年末,微众银行的资产利润率达到了2.17%,与上年的1.3%有明显提升。而在成本收入比上,微众银行也由2016年的51.87%降至40%。这一数据上,上市银行更占优势,据各银行年报中数据显示,各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普遍低于40%。

  2017年,微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数据为16.74%,比上年同期低3.47个百分点。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集中分布在11%至15.5%区间,明显低于微众银行。

  2015年,微众银行首年营收为2.26亿元,彼时净利润为-5.84亿元,尚未扭亏为盈。那么,微众银行为何能在三年后的今天有多指标超越上市银行?

  “微粒贷“快乐并将痛着!

  事实上,微众银行的高速增长与其旗下微粒贷的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4年12月,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民营企业互联网银行,由腾讯公司及百业源、立业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联合发起设立。

  2016年,微众银行转亏为盈,据其官网公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近520亿元,同比增加424亿元,增幅440%;各项贷款余额接近308亿元,同比增加269亿元,增幅达697%,主要贡献来自于微粒贷大量放贷,带来的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的大幅增长。

  图片来源:微众银行2016年度报告

  2016年报显示,微众银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则超过385亿元,占比超过85%。

  值得一提的是,据其最新发布的2018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显示,截至2017年末,微众同业存单一共成功发行了56期,实际发行量为224.3亿元,年末余额为171.7亿元。其中,年末存量当中发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占比45%,一年以上的占比55%。2018年度,微众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为240亿元。

  也就是说,截至2017年,微众银行的负债总额为733.72亿元,同业存单年末余额为171.1亿元,占比23.32%。

  据公开资料,截至2017年5月末,微众银行微粒贷白名单客户开户数为2318万人。微众银行首席运营官万军曾在"2017科技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微粒贷累计放款额突破3000亿元。

  据腾讯此前公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微众银行的无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微粒贷”实现了快速增长,其截至2017年年底管理的贷款余额逾人民币1,000亿元,同时保持低的不良贷款率。”

  一位在建设银行供职的高管对媒体表示,微众银行作为新生代的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有几大优势:首先,由于背靠腾讯,微众银行拥有着大量的客户资产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更是将微众银行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其次,由于没有网点、无需柜台,这为微众银行节省了极大的成本。所有产品的推广、销售、交易,甚至后续的进一步服务都通过互联网经营,与传统银行相比,不管是对管理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更便捷、更智能化,有明显的优势。

  当前微信与QQ的活跃用户均在9亿左右,依托腾讯背景的微粒贷仍然有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今对于微粒贷而言,其实最需要担心的是坏账的问题。

  面对微粒贷的高速增长,也曾有分析人士表示,其在优秀客户开发结束之后,未来拓展客户的信用状况可能会下降,恐难以维系长期的高速发展。事实上,过去的三年间,从微众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其贷款不良率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微众银行副行长黄黎明介绍,微粒贷的放款资金除了前期的部分自有资金外,多数来源于20家合作银行,即在每天放的贷款中,微众银行放20%,合作银行放80%。不过在监管悬而未决的当下,微众银行的资金来源存在很大变数,面临考验。

  “科技、普惠、连接”是微众银行对自身的定位。不过,早在15年时,有业内人士指出,“连接平台”这一定位并不是微众银行成立初期的定位,而是在“微粒贷”上线后,由于微众银行注册资本金有限,又难以吸收存款放贷,无奈之下,才想出的转型之路。

  尽管微粒贷事实上是与银行合作的模式,但传统银行对于此类产品的态度实则是“相当暧昧”。日前有消息称,杭州银行发布贷款新政,“只要近半年内有2次使用互联网借款的记录,即使已经还清,也不予放贷。”其中就包括微众银行“微粒贷”、支付宝“借呗”、京东“白条”等产品。

  而就在上个月,微众银行也因银行代扣渠道的限制,而遭遇“限购。”微众银行公告显示,自4月11日起,在微众银行APP转入资金或购买理财单日限额下调至1万元。

  可以说,“微粒贷”是微众银行弯道超车的核心产品,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传统金融机构的限制性的挑战。而如今“微粒贷”的规模或将成为其上限,增速放缓将可能是必然。

  “平安系”VS“腾迅系”

  据悉,微众银行的团队大多来自平安和腾讯。

  成立之初,高层团队中除了中信银行原副行长的曹彤、深圳银监局政策法规处原处长秦辉、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原总经理郑新林三人,其余高管大都出自平安系。而中层及以下员工,尤其是产品开发和营销人员大部分来自互联网,其中来自腾讯的员工达40%。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曾任中国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分管个人消费信贷的副行长黄黎明曾任平安集团陆金所副总经理;分管信用卡业务的副行长梁瑶兰,为原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在11名高管中,在平安系有过工作经历的达到了7个。

  不过,2015年9月时,种种因素交织促成了曹彤最终离职。前行长曹彤曾先后供职于央行北京分行计划处、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有说法称,因预期政策未能放开,互联网银行很多事情做不了,曹彤难以施展拳脚,落差较大。也有人说,曹彤的离职是由于其与“平安系”之间磨合不畅的缘故。

  图片来源:天眼查

  目前,微众银行的核心团队仍然主要为“平安系”领衔。曾有媒体指出,作为一家有着浓烈的新型互联网基因的银行,平安系高管普遍年龄偏大,与互联网基因本应有的年轻化不符。不过,也有说法指出,“其实微众大部分人来自腾讯,尤其是科技、数据分析、互联网产品开发人员,都是来自互联网企业。”

  对于一家创新型的金融机构来说,价值观和文化创新,显得更为重要。而“金融”与“互联网”的价值观本身存在诸多的矛盾,这往往造成微众银行的无所适从。以“微粒贷”这个产品为例,由于微众银行的高管普遍来自金融机构,所以并没有像蚂蚁金服旗下产品一样“敢打敢干”,“规模虽然上的很快,但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当中,仍然偏保守;受到金融系高管合规的诸多要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据悉,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产品截至2017年年底管理的贷款余额约人民币1,000亿元;而蚂蚁金服旗下产品的消费贷款规模则高达6000亿。

  不仅如此,微众银行之低调承袭了腾讯一贯以产品而非运营见长的企业思路。业内没有人说,微众银行是“独家兽”;而蚂蚁金服早早的占据了独家兽的榜眼。微众银行对于腾讯来说,更像是一个克制的产品,而非一个急需扩展的板块;甚至迄今为止,它的核心产品微粒贷仅仅是微信、QQ的一个“入口”。。。。。。

  2018年3月23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蚂蚁金服以750亿美元估值第一,微众银行以92.3亿估值仅位列第十一位。一个是阿里巴巴孵化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一个是腾讯孵化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目前微众银行仅仅是蚂蚁金服的七分之一。

  或许对于261%的利润增速,之于传统的银行业来说,已是望而却步;但如果放到整个过去几年的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微众银行或许已经错失了最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阅读:净利润 拨备覆盖率 支付宝

责任编辑:申雪娇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