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协办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论坛以“新时代金融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为主题,探讨中国金融的当下与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陆磊也发表了主题演讲。
陆磊指出目前中国金融领域可观察到的有四点现象:
一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货币金融资产更加高速的扩张;
二是金融创新带来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更广的资源配置范围;
三是尽管全球经济学界和监管者做了大量努力,但是内生性的金融不稳定仍然威胁着我们的体系安全;
四是金融机构、产品、市场、监管和货币政策规则,尽管在局部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理论和实践进展,但在全球层次上仍然缺乏一致性或公认性的安排。
但是,金融业正在经受两大冲击,即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冲击和金融要素供给对整体实体经济的冲击。我们可以看到,比如大量的非金融企业可以从事低层级的金融业务,从P2P平台到ICO,从非金融机构控股金融机构,再到互联网平台控股各类金融产品,尽管监管依然存在,但是金融中介和信息中介之间由于金融冲击变得日益模糊;再比如,一些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并迅速在总规模上超过了以零售业务为代表的大中型银行。
陆磊表示,倘若技术变革是不可逆转的,那么信息和数据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技术冲击和金融演变对实体经济社会的冲击也具有不可逆转性。这两类冲击无疑提高了融资效率,实现了范围经济。但也形成了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创造性解构也自然形成了金融市场上我们观察到的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
陆磊提到,这种不稳定性体现在三大层面:交易层面来看,原本应该由机构承担的表内业务风险应交易的法律关系被扩展至公众,比如股市、汇市和债市的波动;市场层面,大数据使得原本存在防火墙的股权、债权和货币汇兑等不同市场被信息中介打通,而综合化经营的风险是尽人皆知的;清算层面,网络社会很容易形成一致性预期,极端情形下一致看涨和一致看跌是会导致一致性的顺势浩劫的。
怎样才能减弱这种冲击到来的不稳定性,陆磊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重构。一是建立金融行业标准的一致性;二是创新行为监管工具箱的创新;三是注重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
最后陆磊也表示,金融开放问题已不再是引进来走出去那么简单了,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球性金融稳定、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才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命题。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