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征信数据标准待解决 8家股东剥离个人征信业务

  百行征信入场 8家股东剥离个人征信业务

  千呼万唤下,中国目前惟一一家具有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百行征信终于在日前开业了。

  作为百行征信的主要股东,8家市场机构将不再直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而只能通过百行征信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参与个人征信市场。

  在市场化的机制下,百行征信将如何打破严峻的“信息孤岛”现状?

  8家试点机构成数据供应商

  日前,全国第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在深圳正式开业。和大家之前熟知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同,百行征信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考拉征信、中智诚征信、北京华道征信8家市场机构共同发起组建,主要业务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弥补央行征信中心在个人信用信息领域的欠缺。

  百行征信的主要股东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外,其他8家机构各持股8%。据记者了解,这8家机构也是原先个人征信业务的试点机构。早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已同意8家试点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然而,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后,2017年4月,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在一次公开讲话中直言:“8家机构实际开业准备的情况离市场需求、监管要求差距很大”,并称“达不到监管标准情况下不能把牌照发出去”。

  而随着百行征信的正式开业,作为股东的8家机构则将面临业务调整或转型。

  中诚信征信总经理闫文涛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百行征信开业后,中诚信的业务更侧重信贷信息等金融数据的收集,“我们做的是除了强金融相关数据以外的大数据,比如行为数据、第三方数据等非金融数据”。

  同时,中诚信征信也在发力“信用科技”。5月23日,中诚信征信宣布完成4.5亿元融资,并发布一款名为“万象智慧”的智能风控平台。闫文涛称,未来中诚信将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投入,“帮助B端机构在风控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处理、优化决策方案,提升机构的风控能力”。这也意味着,中诚信征信未来将更加侧重数据和风控服务,而非征信。

  另外,有消息称,蚂蚁金服调整了子公司芝麻信用的业务模式和高管团队,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已被调整到蚂蚁金服CEO办公室,芝麻信用改为班委制。

  8家试点机构之一的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业务调整其实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因为个人征信业务方面主要涉及的是金融类相关数据,但是我们收集的个人大数据往往囊括更多信息,所以先要把这块数据切出来。至于之后具体如何操作,目前尚不清楚,公司内部在不停地开会讨论,主要还是要接受监管的指导。”

  闫文涛称,对市场来说,除了强金融的数据,非强金融的数据如第三方数据、弱变量数据也有存在价值,“未来这些也不叫征信公司,只是一个大数据公司的定义,是征信领域的一个补充”。

  5月26日,万存知在中国信用高峰论坛演讲中也透露,前期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的8家市场机构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百行征信的共同发起人和主要股东,不再单独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原有部分征信业务将剥离并入百行征信,其他业务可存续为数据服务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让个人征信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方式聚焦在共商共建共享征信平台上。

  统一数据标准亟待解决

  然而,在当前各家机构数据共享意愿并不高的情况下,如何打破信息孤岛是摆在百行征信面前的一大难题。

  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实现全行业信息共享还有一定的困难。首先,8家征信个人信用评价的模型算法并不一致,不排除其提交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有可能会降低信联实际运行成效;其次,百行征信想要分析这些机构所提交的数据,也有一定的难度,如征信数据标准、数据的有效性、不同平台之间数据的交叉确认等问题。”

  想要化解这些机构出于对自身业务保护和商业利益带来的担忧,唐学庆认为,信联首先要划定公布数据共享标准,同时解决好数据共享机构的利益分配问题。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对接机构数据上报和质量义务与权利。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百行征信在基础信用信息采集上没有障碍,而其他机构有没有征信信息采集资格仍有待商榷。所以,即便得不到大数据公司的鼎力支持,凭借政策合规上的优势,百行征信也可以一家一家地接入互联网放贷机构,从头开始。只要给足时间,发展壮大不是问题。“更何况,强监管下,拿不到个人征信牌照,与惟一的持牌机构合作,成为其数据提供方,或许是大数据公司继续间接参与个人征信市场的惟一出路。”薛洪言说。

  薛洪言举例称,在美国三大个人征信机构下,有400多家专业性或区域性机构提供基础数据。而除8家股东机构的数据外,百行征信还将对接400多家网贷会员公司、8000多家小贷公司和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数据。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称,个人在借贷、电商、社交、支付等场景的应用数据,往往为各家平台所独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商等内部以及与外部之间的信息并未形成数据共享,容易造成“信息孤岛”问题。百行征信集合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汇集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借贷数据和8家试点机构的征信数据,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截至2017年11月底,央行征信中心收录自然人信息9.5亿人,有贷款记录的约4.8亿人,央行个人征信的覆盖率仅在50%左右。而且央行征信中心记录个人征信维度相对单一,仅仅以个人在银行渠道的信用记录作为个人征信的评判标准。

  “百行征信的成立旨在打破行业信息壁垒,并成为国家中央征信互联网金融数据的重要补充。接入各家征信数据后,信联如何在保持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并完成商业化数据输出,是信联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重要命题。”唐学庆指出。

关键词阅读:征信业 个人征信 征信数据

责任编辑:申雪娇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