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领域融资渐暖 金融科技成资本心头好
6月5日,中国金融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品钛(PINTEC)宣布完成总计1.03亿美元的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新浪、曼图资本、STI Financial Group、顺为资本、熙金资本等。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融资有了渐热的迹象。
6月5日,中国金融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品钛(PINTEC)宣布完成总计1.03亿美元的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新浪、曼图资本、STI Financial Group、顺为资本、熙金资本等。
据悉,本次系列融资分别由曼图资本和新浪领投,也是品钛自2016年9月拆分以来的首次股权融资。2016年9月,原PINTEC集团宣布分拆为两个独立的集团——积木和品钛。其中,积木集团(港股08187)定位于普惠金融服务商,品钛集团定位于智能金融服务商。
除了品钛,近来金融科技公司获得资本支持的案例不少。6月1日,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呜咔熊宣布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京北投资和万瑞商业保理。
同时,国外金融科技企业也在最近出现一波融资小高潮。6月4日,供应链商务平台Tradeshift宣布完成2.5亿美元的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盛和PSP资本(加拿大的公共养老基金)领投,汇丰银行、H14、GP Bullhound 以及Gray Swan 跟投。本轮融资后Tradeshift投后估值高达11亿美元,是两年前的数倍。
6月1日,智能费用管理平台Pleo宣布获得1600美元的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Betterment和Zelando VC投资人Kinnevik领投,Creandum、Founders和Seedcamp跟投。据了解,自2015年成立以来,Pleo累计融资总额已达2300万美元。
“从国内互联网金融业领域的融资情况来看,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就出现了逐渐冷却的状态。鉴于国内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资本也都处于观望以及重新调研、判断的姿态。”不过,某PE基金合伙人厉萍(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当前的监管政策依然没有尘埃落定,但市场对于金融科技的未来已更明晰、笃定,因此这块的融资会持续升温。”
埃森哲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从122亿元增长到1531亿元,增长接近12倍。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共发生649笔融资,融资额达到1397亿元,其中国内融资额796亿元,占比57%,居全球首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表示,科技与金融在区块链、P2P、数据和各种人工智能的分析方法等方面高度配合,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厉萍强调,金融科技的蓝海毋庸置疑,科技能力决定金融机构未来的竞争力。尽管目前中国境内的互金市场热度因严监管风暴受到影响。但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家对金融科技的界定会更为明晰,而且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发展更为深入,这将有利于资本进一步甄别真正有研发及创新能力的公司。
关键词阅读:资本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