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有消息称,重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申报材料已于6月4日送至证监会。对于A股上市,重庆银行已经筹划多年,但这条上市之路可谓曲折。
6月6日,有消息称,重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申报材料已于6月4日送至证监会。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此事向重庆银行核实,得到了肯定答复。
拟重返A股
公开信息显示,重庆银行成立于1996年,由当时重庆市37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1家城市信用联合社整合改组成立。
对于A股上市,重庆银行已经筹划多年,但这条上市之路可谓曲折。
早在2007年,重庆银行就已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但由于城商行登陆A股步伐一度中断,直到2012年2月1日,重庆银行才正式进入A股IPO排队企业名单。
之后,重庆银行又因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财务自查报告,于2013年4月进入“中止审查”名册。
2013年5月17日,证监会公布的申请表显示,重庆银行IPO审核状态变化为“落实反馈意见中”。2013年9月13日,证监会披露IPO申报表显示,重庆银行IPO审核状态再度由“落实反馈意见中”变更为“中止审查”。当时,有业内人士分析,A股IPO政策的收紧是重庆银行决定IPO中止的核心因素。
苦等5年无果,2013年,重庆银行不得不改变战略,转战港股。2013年11月,重庆银行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
港股上市后,重庆银行仍未完全放弃A股IPO。2016年10月8日,重庆银监局同意重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7.81亿股。
2018年5月25日,重庆银行在其举行的2017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及H股类别股东会议上,审议通过多项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文件,内容包括:《审议并批准建议修订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并批准延长关于本行建议首次公开发行A 股及授权董事会决议案之有效期》、《审议并批准建议修订公司章程及制订A股上市后适用并生效之公司章程草案》、《审议并批准建议首次公开发行A股摊薄即期回报分析及填补措施》等。
资本压力大
赴港上市的4年,也是重庆银行持续扩张的4年。截至2017年末,重庆银行的资产总额为4227.63亿元,较2013年的2067.87亿元翻了一倍。
而2018年一季报显示,重庆银行还在小幅扩张。截至3月底,重庆银行资产总额为4238.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12亿元,增幅为0.3%。
在业绩方面,重庆银行也始终保持盈利趋势。2013年至2017年,重庆银行净利润分别为23.29亿元、28.27亿元、31.7亿元、37.64亿元;2018年一季度,重庆银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涨2.4%,为11.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扩张背后,重庆银行的资本压力不容忽视。
重庆银行2017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重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2%。
而这已经是该行通过发行境外优先股等多种渠道补充资本充足率的结果。
该行年报显示,2017年3月,重庆银行成功发行人民币6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补充二级资本,提高了资本充足率;2017年12月,重庆银行成功发行7.5亿美元境外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提高了一级资本充足率。
记者注意到,重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依旧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具体来看,2013年至2017年,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82%、9.63%、10.49%、9.82%、8.62%。
交银国际证券分析师Jaclyn Wang、Hannah Han在3月的一份研报中指出,预计重庆银行的资本压力会增加,可能需要从计划中的A股上市中筹集更多资金。
而此前重庆银监局的批复也显示,重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




- 端侧AI潜力释放的“破局者”:散热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 医保政策持续加码支持,创新药出海合作迎高光时刻
- 国常会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 AI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 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 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产业链全线受益!
- 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
- 7月A股普遍上涨,8月机会在哪里?历史行情显示这些板块或成热点
- 重磅突发!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隐患曝光,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多家企业强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