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态势延续。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央行已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42张罚单,26家支付机构领罚,其中,仅6月份就出现了11张罚单。
2017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共开出逾百张罚单,累计金额超过2800万元,约为2016年罚单数量的3倍。
监管常态化
在被处罚的26家机构中,有数家机构已多次被点名处罚。
比如,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官网上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有7家支付公司“上榜”。在此次被点名的支付公司中,中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付支付”)武汉分公司、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钱袋宝”)武汉分公司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给予警告处分,同时,中付支付武汉分公司还被罚款10万元。而记者梳理发现,这已是中付支付和钱袋宝第三次吃罚单。
除了因各类违规经营而被罚款的支付机构数量有所提高,罚款金额也在突破历史纪录。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网站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称“智付支付”)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给予该公司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107.9万元,并处罚款1453.5万元,罚没合计金额2561.4万元;对该公司1名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以罚款合计80万元。处罚决定时间为5月3日。
而且,智付支付也并不是“初犯”。今年4月末,其因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等原因被外汇局开罚单;4月中旬,因为境外非法企业提供通道,央行深圳中心分行罚了智付支付3万元;去年9月7日,智付支付也曾因违反支付结算规定被罚9万元。
上海某中型支付公司高管张超(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目前监管方面对支付机构除了有“持牌经营”的基础要求之外,对其合规经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支付业野蛮发展的时代已结束。
“监管趋严的趋势从去年就已开始,央行系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采取了监管力度更强的穿透式监管,针对各项违规处罚的力度也显著加强。”张超指出,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存管、无证支付清查、断直连、反洗钱、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都会接受检查,监管针对这些方面也下发了多项制度文件。
寡头竞争格局
在严监管格局下,支付机构的日子如何?
今年1月,央行发布的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显示,此次未通过续展的有4家机构。这意味着,被央行注销的牌照增加到28张,包括普天银通支付有限公司以及易通支付有限公司均已被注销。除了部分因为正常的业务变更(如合并)注销外,也有“被摘牌”机构被曝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目前,支付牌照仍剩余243张。
而随着支付行业监管日益收紧,目前支付牌照价格也水涨船高。上述高管坦言,目前包含多项业务的支付全牌照的报价可以高达30亿元,而此前滴滴、恒大、万达、京东等收购的支付牌照成交价均在10亿元以内。所以,支付全牌照30亿元的价格很可能有价无市。
从目前支付行业整体结构来看,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始终占据着行业的大部分体量。
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港股00941)支付领域两大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合计高达92%,剩下8%的市场份额将由其他241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共享。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领域目前马太效应初现,寡头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另据艾瑞咨询数据,2016年、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分别为107.3万亿元和160.4万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5.2%和49.5%。预计未来3年交易规模稳定增长,但随着用户和资本对行业推动的边际效应递减,增长率会逐步放缓。
在支付行业格局固化和市场规模增长率放缓的情况下,“中小玩家”的生存环境并不太好。这一情况从近日刚刚赴港上市的汇付天下(港股01806)的招股说明书中也可见一斑。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汇付天下招股书显示,根据Frost&Sullivan的资料,就2017年所处理的交易量而言,汇付天下在中国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七,也仅占2%的市场份额。
对于未来发展,张超称,总体而言,现在运营支付机构的成本越来越高。其所在公司想要从服务个人消费者转而逐步加大对商家的布局,但这块蛋糕也被巨头盯着,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