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政府和居民杠杆率变高比企业杠杆率高更可怕
网站讯 7月14日至15日 “2018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出席并演讲。张明主要谈了三个问题。
第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个新的三难选择。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第二是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第三个是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之前的两年,中国政府之所以能够加快风险防范步伐,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整个外部的环境非常确定、非常良好,全球经济在协同复苏,全球贸易增速明显回暖,中国面临的资本外流显著缓解。所以中国政府能够可以比较游刃有余地在防控风险的同时,维持宏观经济增长的大致稳定。然而,今年以来,风云突变。全球经济的协同复苏重新转为分化,再加上中美贸易战突然加剧,使得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急转直下。在这一最新形势下,想继续在防控风险的同时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就变得非常困难。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基建投资增速的下滑,这与中国政府防控地方政府债务的努力高度相关;二是今年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的明显缩水,这其实就是外部环境急转直下导致的后果。在这一形势下,如果中国政府的风险防控政策没有变,今年下半年两个季度的GDP增速就可能跌至6.5%以下。因此,现在中国政府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你是继续坚持风险防控的基调,并容忍经济增速的显著下行呢,还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重新放松宏观经济政策或者放松金融监管。最近的迹象表明,目前政策的天平正在从防风险向稳增长运动。
第二从杠杆率的角度来讲,企业杠杆率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政府和居民杠杆率变得相当高。
中国当前的国民负债占GDP的比率大概是270%,其中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率大致为170%,政府部门债务占GDP的比率大致为55%,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率大致是45%。从表面上来看,中国企业部门债务非常高,居民和政府部门债务都非常可控,因此大家认为去杠杆的潜在风险应该在企业部门。
过去十年以来,加杠杆的企业主体主要是国企,而中国政府有处置国企债务的系统经验。在企业债务中,有较大部分是地方融资平台举借的债务,地方政府给予了各种形式的担保。
尽管当前居民债务占GDP比率看起来较低,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比率目前已经上升至100%左右,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基本相同。此外,过去两年居民部门净储蓄持续为负,而居民部门贷存比从10年前的35%上升至目前的65%。这意味着过去几年中国居民部门债务上升的速度非常之快。
第三,中国宏观经济最值得警惕的一个指标,就是今年一季度的经常账户余额由正转负。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常账户在过去20多年时间以来首次由正转负。在今年的4个季度,我们可能还会有1-2次再看到经常账户逆差。
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在经常账户的四个项目中,过去多年中国只有货物贸易是顺差,而其他三个项目均是逆差。其中,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去年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左右。今年一季度之所以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原因是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而货物贸易顺差显著缩小。大家可以想像,中美贸易战压缩的就是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因此,在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被压缩的情况下,我们未来可能继续会看到经常账户逆差。
另一方面,从国际收入核算恒等式来看,经常账户余额等于国内储蓄减去国内投资。今年一季度,中国的投资率肯定是下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出现了经常账户逆差,这说明了中国的储蓄率下降得更快。
如果在未来,我们看到经常账户时不时在顺差和逆差中摇摆,而短期资本的流向更加变动不居,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有些时候可能会面临国际收支双赤字。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可能显著增强,也意味着中国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未来会显著加剧。事实上,过去十多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决策环境是建立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基础上的。因此,经常账户由正转负,未来会显著改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环境。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