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在沪外资银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6月末,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占上海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为10.2%。
近日,上海银监局召开了2018年上半年上海外资银行监管情况通报会(下称“会议”),会上通报了上半年上海外资银行运行情况,并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2018年上半年,在沪外资银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6月末,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占上海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为10.2%,自2017年10月以来持续保持占比10%以上;各项贷款余额4473亿元,同比增长5%;各项存款余额6310亿元,同比增长4.4%;不良贷款率0.39%,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会议认为,上海外资银行应充分把握住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充分调动母行(总行)和自身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业务。同时,加强与中资银行合作,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和共赢的金融市场环境。
据了解,今年7月10日,上海举行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大会提出,上海出台5个方面共100条举措,全力打造全国新一轮全面开放新高地,其中包括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金融机构集聚和金融市场开放、扩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开放等举措。
如今,近一个月过去,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上海已梳理形成两批23个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项目上报国务院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落地。在银行方面,摩洛哥外贸银行上海分行获批筹建;台湾国泰世华银行在沪分行转子行获批筹建;约旦阿拉伯银行上海分行获批筹建;瑞士联合私人银行和德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分别获准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是上海QDLP试点外汇额度拓展以后第一批获准试点机构;渣打银行和星展银行获准承销上海地方政府债券,是新政实施后首批承销政府债券业务的外资银行。
报道显示,下半年,上海将继续推出1至2批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争取年内新增40至50家持牌金融机构。同时,以拓展自由贸易功能和应用为突破口,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逐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等。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在提出上海外资银行应充分把握住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的同时,也强调,上海外资银行须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扎实推进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持续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继续做好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 端侧AI潜力释放的“破局者”:散热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 医保政策持续加码支持,创新药出海合作迎高光时刻
- 国常会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 AI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 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 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产业链全线受益!
- 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
- 7月A股普遍上涨,8月机会在哪里?历史行情显示这些板块或成热点
- 重磅突发!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隐患曝光,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多家企业强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