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理财:11年风雨路 P2P前方是泥泞还是坦途?

  从2007年引入中国至今,P2P网贷行业在我国走过了11年风雨路,经历了初始萌芽和快速扩张,如今正从混乱走向秩序。2018年对它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始于2018年6月中旬的这场暴风雨,把P2P网贷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所行之处,都是对这个行业的评论之声:或是“P2P未来可期”的坚定看多型,或是“早就说了P2P是骗人的”的全盘否定型,或是“现阶段观望为佳”的理性保守派

  P2P网贷行业将走出怎样的未来?近日,菜鸟理财菜导洪佳彪从它十多年的发展史中捋了一些思路来。

  1、起源于英国 发展于美国

  说到P2P网贷的起源,不得不提到被称为“穷人银行家”、“小额信贷之父”,也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他在1983年创办的格莱珉乡村银行专门向贫困人口发放小额信贷,是P2P网贷的雏形。

  2005年,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在伦敦上线,首次提出“摒弃银行”的交易概念,通过信用等级制定借款利率,平台作为信息中介靠手续费盈利。

  P2P网贷出现在英国,发展在美国。2006年和2007年,美国先后出现Prosper和Lending Club这两家P2P平台。它们在Zopa的基础上做了些微创新,但总体理念都是为了打破银行模式,创造更自由的借贷模式。P2P行业的影响力逐渐遍布全球,打破了只能由银行提供借贷服务的局面,降低了融资者借款成本的同时,普惠了大众投资者。

  2、2007年—2011年:孕育成长期

  P2P网贷在中国,要溯源到2007年6月18日拍拍贷的成立。和Zopa等平台一样,拍拍贷也是充当信息中介的角色,纯信用线上运作且不提供任何兜底。

  转变发生在2009年,拍拍贷资深投资人周世平无法接受拍拍贷不刚兑且无贷后管理,创办了红岭创投,开启了平台本金垫付模式,打破了P2P信息中介的定位。得益于红岭创投的出现,2009年P2P行业成交数据有所改观,交易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关口。

  2010年,人人贷的成立开创了风险备付金模式,P2P在刚性兑付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时整个P2P行业的平台不超过40家,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了10倍以上,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11年,首家银行背景的P2P平台陆金所成立,行业首个第三方门户网站网贷之家也正式上线。这时网贷平台数目增长到近百家,贷款余额首次破亿,有效投资人1万人左右。

  从07年11年,我国P2P网贷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行业进入门槛几乎为零,政府和资本几乎零关注,行业发展缓慢。

  这个阶段的创业者大多是没有金融相关经验的互联网创业者,更多的是在对Zopa等公司的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微创新。但和英美相比,我国的居民信用体系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所以不良贷款很多。

  3、2012年—2014年:野蛮生长期

  2012年7月,团贷网上线,标志着一些具有民间线下放贷经验又关注网络的创业者开始尝试开设P2P网贷平台。那时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开发了相对成熟的网络平台模板,弥补了这些创业者技术上的欠缺。这些人具备民间借贷经验,打破了此前纯线上运作模式,采取线上融资线下放贷的模式。

  这个阶段以本地借款人为主,他们对借款人实地进行有关资金用途、还款来源及抵押物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借款风险有所降低,业务基本真实。

  这年11月,红杉资本投资拍拍贷千万美金,彻底改变了中国的P2P网贷行业,吃瓜群众开始纷纷涌入。

  也是在这一年,优易网的三位负责人卷款失联,成为网贷第一跑。到2012年底,P2P平台迅速增长至200家左右,年交易规模首破百亿,贷款余额增长了近4倍,达到约56亿元,有效投资人从1万左右增长到2.5到4万人之间。

  2013年,由于国内各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很多P2P网贷平台凭借高息吸引了众多投资人。

  从这个时候开始,不管是媒体还是监管,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互联网金融、关注P2P网贷。2013年3月22日,《新闻联播》首次报道互联网金融,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随后,监管方面,国务院首次将互联网金融列为十九个重大专题调研课题之一;央行等八部委调研互联网金融;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发展普惠金融……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肯定了互联网金融的作用,鼓励包容互联网金融,确定了“不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和非法集资”两条底线。行业方面,首部P2P行业自律公约发布;首个P2P行业白皮书发布;招商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试水P2P网贷的银行。2013年,从政府到市场都给了网贷行业极大的关注,网贷以井喷之势开始了快速扩张期。

  与此同时,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互联网理财的认知。移动互联网、网上理财意识、对于投资回报的迫切诉求一起推动了网贷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这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中国网贷行业也逐渐形成了有效的风控体系。

  但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行业逐渐显现出失控的一面,从业人员缺乏对行业的敬畏,资产质量大幅下滑。

  2013年9月-12月,中国P2P网贷行业迎来第一个倒闭潮。到2013年底,中国P2P平台从约240家增长至800家,交易规模突破千亿。

  2014年1月,人人贷宣布完成1.3亿美元的A轮融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笔P2P风投。而后不断有网贷平台获得风投青睐。风投的加码为行业注入了丰厚资金,也增强了人们对P2P的信心。同年3月5日,互联网金融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互联网金融连续五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8月,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自爆1亿元坏账,大标模式开始倍受争议。也在同一年,P2P网贷四条红线、P2P网贷行业监管十大原则被相继提出,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互金支持政策。

  现在来看当时这些监管“前奏”,和如今的监管政策大方向一致,只是当时监管职责不明,这些监管规则大多只流于表面。

  当年国庆前后爆发了一次比2013年更严重的雷潮,直接引爆了很多看起来还稳健的平台。比如11月,老牌平台贷帮网千万逾期但拒不兜底的做法在行业内掀起巨浪,成为P2P放弃兜底的第一例。同年12月,全球最大P2P平台Lending Club登陆纽交所,扩大了公众对P2P网贷的认知,也鼓舞了国内P2P网贷同行们。

  到2014年底,中国P2P网贷行业新增平台900多家,平台总数达到1575家,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平均年化利率从20%左右降为17.86%。

  从2012年到2014年这个阶段,由于政府、资本、市场、舆论推波助澜,行业被迅速推至风口,行业进入门槛被迅速推高。

  那时监管政策尚未明晰,行业处在政策红利期,头部平台逐步形成。但网贷创业者鱼龙混杂,行业乱象丛生。这是行业的快速扩张期,也是风险暴露期。

  4、2015年至今:去芜存菁期

  进入2015年,监管层开始对行业有实质性监管,P2P行业在监管的加码下逐步走向合规健康发展。7月18日,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基本法”,P2P行业告别“无监管”时代。同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了P2P网贷平台在借贷关系中的担保责任问题。2015年12月3日,融资规模达700多亿元的e租宝暴雷,受害人遍布31个省市区……此事震惊了全社会,P2P声誉降至冰点。

  风险和利好同时在这个行业发生,几乎同时,宜信旗下P2P平台宜人贷在纽交所敲钟,中国P2P行业IPO第一股诞生。

  2015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结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明确了坚持底线思维的监管思路等。2015年,行业新增平台1862家,正常运营平台2824家,全年交易规模接近万亿元,年末平均利率从17.86%降至13.29%。

  2016年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从2016年1月开始,网贷平台数量持续下降。在这一年里,陆金所获得12.16亿元美元融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14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互金专项整治。2016年8月24日,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做出了12个月过渡期的安排,提出了不得触碰的“13条红线”,是行业监管思路初步成形的标志性事件。11月28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局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P2P网贷行业开启了备案征程。

  也是在这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国互金协会出台“史上最严信披”涉96指标,行业的监管思路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模型,具体细节还要等相应的细则落地。

  2016年,新增平台1106家,正常运营平台从2824家降至1625家,行业历史累计规模突破3万亿,贷款余额翻倍达到8162亿元,投资人数增长2倍多达986万人,年底平均利率从13.29%再降至约10.45%。

  从2015年到2016年,很多虚假国资背景的平台连锁暴雷,再加上监管趋严,大标平台的投资人很恐慌,引发了新的雷潮。

  到了2017年,行业监管政策逐渐有序。2017年2月23日,银监会官网正式对外公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8月,银监会下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与此前下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共同组成网贷行业“1+3”制度体系。这一年开始,厦门、广东、北京等地的网贷备案细则也相继出台。2017年7月初,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显示,整改验收的限期将延至2018年6月底。2017年12月13日网贷整治办下发的《关于做好 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提出网贷行业将在2018年完成验收。

  现金贷的重点整治,金交所产品的禁止也发生在这一年。也是在这一年,行业活跃借款人数首次超过活跃投资人数。

  P2P平台同时在这一年迎来上市潮:信而富、你我金融、麦子金服、和信贷、拍拍贷、爱投资、积木盒子、乐信等。

  2017年,行业监管的整体思路大致确立,但因各地理解有偏差、政策差别大,整改情况并不见好。截至同年12月31日,正常运营的仅有1931家,贷款余额破万亿达1.22万亿元,活跃投资人数破千万约1250万。

  菜鸟理财菜导洪佳彪认为2018年,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说则是极其特殊的一年。

  上半年,行业积极地准备着6月底截止的备案验收,在行业大限之日,反而迎来备案延期的消息。6月中旬随着唐小僧的爆雷,P2P雷暴一个接一个,看似是对备案延期的即时反应,实则是行业常年累积的一次较彻底的风险出清,也给了监管一个全面的切入口。

  7月份,监管提出将“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这次监管思路很明确,要化解存量风险,初步建立互联网金融的长效监管机制。

  此后,监管频繁下发文件,短短9天时间里有3份相关文件流出,提出了网贷整治工作9项工作要求、应对网贷风险的10项举措,还要求各省市上报逃废债借款人名单。

  近日,监管下发了开展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开启了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同时下发了108条检查问题清单,其中指出了将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合规检查。

  从当前的监管政策看,时间明确,问题明确,针对网贷机构、借款人、投资人各方的工作指向也很明确。

  截至2018年7月31日,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数为1645家。随着各种利好消息不断,8月截至8月22日,共有80家问题平台,相对前两月已下降许多,行业正在好转。

  在过去的11年里,中国的P2P网贷行业从一个少数人试水的勇敢者游戏变为一个炙手可热但也问题丛生的市场,再到如今,已然像一个送进医院开始全面治疗与修复的病人。怕的不是遇到问题,怕的是找不到问题。而今不管是对于监管、从业者还是投资人来说,都已经意识到了行业的问题所在。一个伴随着巨大机遇的行业必将遭遇巨大的动荡,更何况在金融行业,非生即死。

  幸好,这个病人尚未绝症。如同那些外来的侵蚀病人身体健康的病菌将被一点点地清理掉一般,那些对行业没有敬畏、只图一己或一时利益的意识和行为,也将被一点点地从这个行业剥离。

  如今我们看到问题平台的同时,也看到了不少为了合规、为了行业、为了普惠金融而努力的平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菜鸟理财菜导洪佳彪希望,雷潮过后,能有更多有责任心的优秀平台,撑起这个行业的信心,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明天!

关键词阅读:菜鸟理财 P2P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