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躁动银行系 彻底转型道阻且长

  由于资管业务打破刚兑,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稳健经营也将更加依赖于自身的风控能力、投研能力等,而非单纯依靠雄厚的资本去缓释业务风险等

  政策导向下的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筹备犹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6日,已有13家银行宣布将设立资管子公司,但尚未有公司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

  今年4月27日落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27家)应当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其他银行仍可以通过资管部开展业务,按此进度,目前的拟设立数量只是一部分。

  业内预计,如果后续相关政策明确,子公司通过概率或将大大提高,但当下还不好下结论。与此同时,资管新规发布后,要求存量理财逐步压缩,发展新型的净值化理财,而整改进度和新产品发行速度的差异也导致多家上市银行理财业务相关数据较年初出现下降。

  13家银行筹备子公司

  筹划银行资管的设想在银行业内早已有之。据了解,早在2015年,就至少有光大、浦发、中信3家股份行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董事会决议。根据彼时公告,3家银行都已将方案报监管核准,但此后迟迟未能获批落定。

  为此,今年6月、8月,光大银行、浦发银行董事会先后再次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和调整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公告,光大银行拟出资不少于50亿元,浦发银行则将注册资本调整为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不过,由于还没有具体监管要求,目前各家资本设定的拟出资额上限从100亿元到10亿元不等。华夏银行从当前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未来业务规划、可比同业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确定了子公司的初始资本投入不超过50亿元,这类表述也是最多的,而杭州银行认为,待相关要求明确后,各行可能还会对注册资本情况进行一定调整。

  “从现有资管监管要求看,一般资管业务风险程度、规模与资本相挂钩,同时资本也与同业合作、运营投入等有着密切关系,预计以后监管会做出最低注册资本和净资本要求,各银行会根据发展目标合理设定注册资本数量。”资深资管研究员袁吉伟说。

  但谁更有先发优势目前还不好说,“由于各行成立资管子公司大多处于准备、起步阶段,从我们跟同业的交流情况看,各行对子公司的设计目前差异并不大,主要还是在业务定位上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采访中,有银行透露目前正在积极开展资管子公司设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希望能够成为较早设立资管子公司的银行之一,但也有银行表现“含蓄”,称仍在摸索。“银行资管子公司作为新事物,需要明确定位和经营范围,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目前还没有看到监管有关这方面的公开信息,估计不会审批太快。”袁吉伟及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

  银行理财存量持续压降

  根据银行业协会消息,在8月22日—23日举办的研讨会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将汇总意见反馈至银保监会创新部。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理财办法》,作为“资管新规”配套细则适时发布实施。细则征求意见之后,老产品连续3个月下滑的趋势有所缓和,部分银行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

  与此同时,在16家半年报公布了理财业务相关数据的A股上市银行中,与2017年末相比,多家银行理财业务相关数据也呈现下降趋势,且以股份制银行表现较为明显。

  “受资管新规影响,新老产品过渡,整个资管行业规模下降是必然趋势,股份制银行理财中同业理财相对占比高,是当前严监管的领域,对其理财业务增长影响较大。”袁吉伟说。

  华夏银行方面表示,各行需在2020年底前完成净值化管理、理财产品和投资资产一一对应单独核算、公允价值估值、第三方独立托管、调整理财产品分类、降低期限错配、调整投资资产集中度、消除多层嵌套、计提风险准备金等合规化转型。但由于理财产品在受托人开户资格受限、基金系统尚未建立及理财实施细则未出台等原因,各行普遍无法按照资管新规要求的时间点大规模推出新产品,均处在存量产品持续压降的过程中。

  彻底转型道阻且长

  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指出,由于资管业务打破刚兑,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稳健经营也将更加依赖于自身的风控能力、投研能力等,而非依靠雄厚的资本去缓释业务风险。

  而应对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稳步下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认为,银行最大的机遇在于打破刚性兑付和非标业务的转型;最大的挑战则是客户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和投资者教育。

  多家银行表示,由于投资者教育需要一个过程、资产配置的逻辑和领域需要重新思考调整等原因,当下净值型产品的发行与销售也面临一定压力。

  “银行理财业务主要还是顺应资管新规要求,迎合投资者需求,逐步做出改变,主要改变体现在产品净值化、期限长期化、运作独立化、产品条线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投资更加倾向标准化产品,盈利模式以管理费收入为主,而不是过往的类利差。”在袁吉伟看来,银行的客户资源仍有很大优势,在固定收益投研有较大的竞争力,其资管业务可与投行等部门及其他资管机构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从全球看银行系资管子公司都是排名靠前。但是中国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需要引导客户适应,改善内部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投研、产品服务、风险管控流程体系,尤其是设立资管子公司后需要合理设置其组织架构,解决与其他体系内部资管机构的竞争合作问题。

  而在华东某资深银行研究人士看来,存量资产的有序处置、新业务模式下银行资管前中后台的全面调整,包括投资理念、人员储备、组织架构、IT系统等,均是银行在资管子公司转型中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理财产品 银行系 期限错配 银行理财

责任编辑:申雪娇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