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聚焦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 就业将是严峻挑战

  金融界网站讯 由金融时报社、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主办,海南银行承办的全国地方金融二十二次论坛年会于11月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年会以“新时代 新机遇,高质量发展地方金融”为主题,重点围绕中小银行发展、自贸区金融合作、金融科技与乡村振兴、康医养与旅游金融等方面进行探讨。金融界作为论坛战略合作媒体独家直播。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教授在论坛上进行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主题演讲。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教授

  他提醒,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已逾十年,但危机的阴影一直拂之不去。从问题来看,全球融资条件因美联储政策改变而收紧、贸易摩擦加剧、经济全球化退潮、大宗商品价格疲软、地缘政治紧张等,都对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复苏;全球而言,金融运行日渐‘疏离‘实体经济运行的状况仍在加剧。具体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的债务密集度’上升,就是说,为了支持某一水平的GDP增长,需要越来越大规模的新增债务。这一状况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映射,就是资本产出弹性持续下降。债务密集度上升,给各国货币政策、乃至货币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

  李扬指出,债务风险仍在积累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危机进入下半场,“今后面临的任务更为深刻、更为艰巨、更为复杂。继续去除造成此次百年不遇全球危机的各类问题,特别是实体经济层面的结构性问题,关键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增长点、提高潜在增长率,克服人口危机;消除危机以来大规模“超常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副作用。使用更多的政策资源,用于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

  他提出,在以上问题背景下,就业已开始出现问题。“今年我们已经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就业任务,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就业已经出现新的局面,如新增就业减少了。我这次从浙江到海南,听到的是这个厂关门了,那个厂关门了。所以,新增就业只会减少。老的就业可能就失去,现有的就业人口的工资要涨上去,这是我们今后可能面对的严峻挑战。”

  同时,“我们发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变了,原来我们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大致上有确定的把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投放多少货币,加上多少财政赤字增加,但是,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需要很大很大剂量的政策的投入才能获得很小的成果,有时甚至没有成果。我是做金融研究的,我不太愿意听到说金融不服务实体经济,其实大家都很努力的。但是,确实是环境变了,我们现在用两个概念来解释,一个概念是经济增长债务危机度上升,也就是说,为了达成某一个确定的经济增长的目标,现在比过去要更多的金融资源。第二个概念是资本产出弹性持续下降。这是指什么呢?为了经济增长需要多少资本,这是从实体角度说的。现在产出的弹性下降,我们比以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

  李扬还谈到“中国经济的金融面:去杠杆问题”。他提醒,去杠杆的重点上,对于国企来说,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特别要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对地方政府而言,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关系。督促地方政府树立正确政绩观。此外,加强对“大资管”行业的监管;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推动金融机构真实披露和及时处置风险资产。“去杠杆是一项长期战略,要把握好时机、节奏、步调、协调。清产能和去杠杆,为的是杜绝危机发生。然而,倘若操之过急,很可能自我制造出“明斯基时刻”;即便整个去杠杆过程可控,由于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牵涉面广,也很难保证风险不产生系统性蔓延;经济危机史已经证明,金融周期的塌缩,都是来自内部或者外部货币和监管政策的收紧;中国也不例外,从单纯去杠杆,到结构性去杠杆,再到稳杠杆,中国去杠杆政策已渐趋稳健、理性、可持续。”

  在贸易和竞争优势方面,李扬指出,“世界各国都在保护自己市场,只有中国敞开胸怀开放市场。全球化在退潮,准确说,应当是全球化的格局在改变,以前是以多边协议的方式构造全球化的架构,现在是双边、多边,但是,这个多边和大家坐在一起谈是不一样的。”李扬认为,应切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及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一系列改革战略,积极推进改革,将自己的事做好。如,产权制度方面,真正尊重产权,切实同等保护公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如国企应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管资本,不管企业”的战略;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实施“竞争中性”原则和“所有制中性”原则;遵循市场化原则,加强创新;尽快落实财政改革方案,深化金融改革,理顺经济治理体制机制,推进治理机制现代化;厘清政府的作用,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基于市场原则,加快对外开放。

关键词阅读:金融 全国地方金融论坛 债务风险 全球化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