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建:地方金融机构更好参与乡村振兴的六点倡议

  金融界网站讯 由金融时报社、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主办,海南银行承办的全国地方金融二十二次论坛年会于11月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年会以“新时代 新机遇,高质量发展地方金融”为主题,重点围绕中小银行发展、自贸区金融合作、金融科技与乡村振兴、康医养与旅游金融等方面进行探讨。金融界作为论坛战略合作媒体独家直播。

  武汉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小就武汉农商银行在实施乡村振兴方面如何“探索武汉模式、争当主力银行”做了分享。他同时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当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面临着政府规划落地难,自身政策研判难,风险处置难和金融产品创新难,以及差异化监管难等矛盾和问题。

武汉农商银行董事长 徐小建

  在他看来,农商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长,因农结缘,因农结晶。没有“三农”就没有农商银行的现在和过去更没有未来。所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业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更是农商银行经营发展的应有之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是加快自身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大机遇和切实的需要。武汉农商银行站在政治的高度和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牢牢把握十九大以来工商资本积极下乡,土地规模流转经营,农民财产收入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等惠农政策的机遇,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的主渠道和主力军的作用,坚决把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武汉农商银行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 立足区域实际,当好六个主力军:

  第一,落实新政策的主力军。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布局,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句话要求,武汉市从2017年郑重的提出三乡工程,鼓励市民下乡作用农村的农闲农房,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村民就业,支持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农民致富。武汉农商银行及时响应,迅速的制定了一个意见三个办法,从组织领导、目标任务、机制保障、考核激励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搭建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明确提出了支持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城乡融合、普惠金融、脱贫共建等五大重要的项目。

  第二,服务新主体的主力军。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园区、田园社区为一体的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的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基础建设及品牌特色服务,抓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关键,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武汉农商银行累计支持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近100家,培育新型主体近两千户,在武汉金融行业始终保持在前面。

  第三,作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按照整村推进、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建设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带动发展民俗养生、文化创意、散化经济等新业态,支持武汉市首批23个美丽乡村旅游点,支持面占到全市70%以上。

  第四,激活新动能的主力军。早在2009年武汉农商银行顺应国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政策导向,以武汉市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依托,创造性的将农村土地经营田和所有田承包田三权分制,用于实现贷款的抵押,创立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武汉模式,率先激活农村产权融资的功能。去年以来,通过引入政府财政补偿作为增信,稳步推进两权贷款的试点业务。尤其是通过农房加贷的模式,农村产权作为征信的基础,有效的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应该说,截止到今年10月末,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近40亿,在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的交易比例占到80%以上。

  第五,作金融产品创新的主力军。配合依靠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起1693个三乡工程信息客户部,对农业产业的基金,旅游消费服务的需求,实施金融服务网络化工程,在武汉市涉农地区构建了近90家网点,432个网格服务站,1026个惠民是服务。实现对1800多行政村的服务,让人们接受到了金融服务。

  第六,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围绕着中央脱贫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积极与政府扶贫办对接,聚焦精准推行资金到户,实行帮扶,产业扶贫,间接带动和住村帮扶,扎实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以上是武汉农商行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和体会。在实践的过程中,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当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面临着政府规划落地难,自身政策研判难,风险处置难和金融产品创新难,以及差异化监管难等矛盾和问题。在此提出六点倡议:

  首先,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一是制定行为清单,着力加强政府政策的指导,强化主要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行为清单制度。明确哪些事情鼓励做,哪些项目禁止做,防止金融机构因政策拿不准发生塌陷越界的形成。

  二是搭建平台,针对市场化交易,加大政策性公司对农村产权不良贷款的出让组织,建议各省成立政策性农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进行资产的处置,进行农村产权评估交易处置的机制,以政策性手段引导带动市场化手段,真正让农村产权活起来。

  三是建立一项政策资金,建议成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由政府牵头,引导社会各界资本积极参与,探索形成财政补贴资金,金融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共同构建的风险共担机制。充实发展资金的保障。

  四是建议成立一家专门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性银行,在资本金的构成上,由政府部门控股,民间资本参股,面向开展“三农”业务的银行,发展乡村战略债券,提供中长期、长期的贷款,开发农村期权抵押贷款,定义为微利银行。

  五是强化专项指导,尽快出台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并在治理、工作指标、考核评价、激励约束、产品创新等方面健全配套制度,有效的指导银行机构提高站位,创新思维,找准重点。

  六是推进信息共享,搭建统一公开透明的普惠金融信息共享,推进数据部门与银行业信息共享,数据共用,提升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夯实社会征信体系,为金融机构降成本、提效能、控成本,提供有利的支撑。

关键词阅读:金融 全国地方金融论坛 乡村振兴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已关注
圈子封面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进入投顾圈子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