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经济正在加快向其他产业融合渗透,并率先在金融业引发变革。11月28日,京东数字科技与毕马威中国联合发布《数字科技服务金融》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认为,数字科技服务金融,是基于四个维度对金融领域中的场景、用户、产品和运营进行全面数字化,并以数字化服务的方式进行输出。与此同时,“利用数字与科技的结合,优化用户体验、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的底层服务逻辑是一致的,数字科技企业在金融服务上积累的数字化能力,可以服务更多的产业。数字科技企业服务的边界将不断拓展。”报告中提到。
服务金融 场景、用户、产品、运营全覆盖
数字化企业服务在金融行业较早实现落地,而且数字科技服务金融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态势。报告提出,数字科技服务金融,是基于四个维度对金融领域中的场景、用户,产品和运营进行全面数字化,并以数字化服务的方式进行输出。
具体来看,场景方面,传统金融服务可以借助数字科技全方位融入线上场景,并对线下场景进行智能化升级;用户方面,利用数字科技在采集、分析数据方面的便利性,不仅可以使金融服务触达传统的长尾客户,实现全方位下沉,而且也可以对存量用户进行分层和精细化管理;产品方面,以信贷产品为例,数字科技的应用可以覆盖到产品所涉及的获客、营销、审核、定价、风控等各个环节,从而使金融产品形成一个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并数字化输出;运营方面,借助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决策和处理能力,可以实现认证、筛选、客服、监控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极大地简化、规范化工作流程。
同时,报告提出,数字科技服务金融的演进过程出现几个特征,一是数据的基础作用持续凸显,对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处于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中;二是数字科技与金融业务将深度结合,双方需要共筑全流程、全主体的系统性思维;三是监管科技将逐渐形成趋势,监管层也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模式。
数字化企业服务正向实体产业拓展
“发展数字化企业服务正当其时。”报告中称,当下中国正处在经历经济增长动能的新旧转换,以及增长模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服务在C端已获得了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面向B端的服务也已迎来风口,再加上移动互联网与AI技术的渗透普及,这些因素都为数字化企业服务提供了发展机遇。
而金融行业只是数字化企业服务的一个缩影。报告同时提到,科技企业服务的四个不同的表现形式——信息化、SaaS化、移动化和AI化正在同步推进,“四化合一”促使科技企业的服务模式从提供技术产品逐渐演变为提供服务产品,构成中国企业数字化服务。
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急剧增加,数字科技企业的服务已经开始向金融以外的产业拓展,去服务制造业、农业等实体产业,也可将服务覆盖至交通、商业、医疗和电子政务等领域。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认为,科技企业从数据中获取价值,通过科技输出价值,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并使金融服务延伸至以往难以触及的领域和人群。数字科技服务金融基本符合“始于数据,借力科技,成于金融”的逻辑。数字科技的本质是,以产业既有知识储备和数据为基础,以不断发展的前沿科技为动力,着力于“产业 x 科技”的无界融合,推动产业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降低产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业收入和升级产业模式。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认为,站在数字化时代的门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正积极地拥抱新技术。金融业作为一个天然与数据相关,并实时产生大量数据的行业,在与数字科技结合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变革,毕马威也在不断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研究与运用,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在审计业务方面毕马威积极推动AI和机器学习等认知技术在业务自动化方面的使用,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并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数据分析、决策、创新等服务支持。





- 重磅!飞行汽车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 小鹏汇天获25亿融资 量产工厂年内竣工!
- 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落地,电网设备需求释放成长新空间
- 机器人双龙头催化事件持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活跃度上行
- “反内卷”预期之下,碳酸锂期货大涨5%,关注低成本的龙头企业
- 煤炭行业从“量价双杀”转向“优质产能溢价” ,打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
- 人形机器人大事件!智元、宇树中标亿元大单,行业加速推进规模化生产
- 263篇研报+38场路演!机构热捧“反内卷”,结构性牛市可期?
-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第一桶铀”成功生产下线
- 多地持续推进产业落地,Robotaxi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