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频繁生变不良率攀升 湖北银行离上市还有几道坎

  12月1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登录北京产权交易所(下称“北交所”)网站发现,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945482股股份(占总股本0.1757%)正在转让中。

  湖北银行股东或再生变。

  12月1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登录北京产权交易所(下称“北交所”)网站发现,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湖北银行”)9945482股股份(占总股本0.1757%)正在转让中。

  转让方为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大冶金属”),转让底价为3330万元,信息披露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10日。

  标的企业介绍一栏显示,湖北银行的其他股东已放弃优先受让权。

  而记者注意到,除了大冶金属所持的此笔股份转让外,近期,湖北银行多笔股权在司法平台上被拍卖、变卖。

  为何多家企业要“弃”湖北银行?股东不稳又是否会拖累上市进程?

  股东频繁生变

  根据北交所公布的项目信息,大冶金属持有湖北银行0.1757%的股份,位列该行前十大股东,本次将其所持有的股份全部转让。

  令人疑惑的是,第十大股东0.1757%的持股,与第九大股东荆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所持股权比例4.11%相差甚大。

  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湖北银行方面咨询,该行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大冶金属并非该行前十大股东。

  同时,《国际金融报》记者也向北交所方面询问此事,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对方暂无回复。

  对于大冶金属转让股份的原因,湖北银行方面对记者强调,“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湖北银行股份,属正常股权交易。”

  除了大冶金属计划“出清”湖北银行股权之外,今年下半年以来,湖北大都地产集团(下称“大都地产”)、湖北久银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久银投资”)、旺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旺前集团”)所持有的湖北银行股份均经历了拍卖或变卖。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看到,目前,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在对大都地产所持湖北银行16254029股股权及相关投资权益进行公开变卖,有效时间为2018年11月13日起60日内,起变价为3541万元,评估价为6322.82万元。

  按照一般流程,变卖前股权需经历两次拍卖。大都地产所持的湖北银行股权第一次拍卖于2018年8月18日结束,起拍价4426万元;第二次拍卖于2018年10月17日结束,起拍价3541万元,较前一场拍卖起拍价下降约二成。而两次拍卖均以流拍告终。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也曾对久银投资所持有湖北银行64572935股股权进行公开变卖,并于2018年11月27日,以160140878元的价格变卖成功。而该股权评估价为216764885元,最终变卖价格相对于评估价下降了约26%。

  另外,今年7月,因深陷债务纠纷,旺前集团持有的湖北银行0.2773%的股权也被相关法院放到了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拍卖。8月14日,该拍卖最后以评估价的7折成交。

  对于大都地产、久银投资等股东持股遭司法拍卖,湖北银行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均系上述三家公司债务纠纷所致,与本行经营情况无关。上述股东的持股比例较小,不会影响本行的股权结构稳定”。

  但记者注意到,除了小股东的变动之外,2017年,湖北银行股权结构也出现过较大变化。

  湖北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该行第一大股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所持股份已转让给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宏泰投资”),转让交易在监管部门批准后,宏泰投资将持股391427049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股东频繁发生变化,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变更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关键在于变更的动机是什么。当持股人资金不足或是想套现的时候,也会进行股权转让,这一点不受银行是否有上市需求限制。但变更后需要注意新持股人是否符合监管规定,银保监会对银行股权的持有者还是有要求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股权被频繁转让或拍卖属正常情况。银行股东往往较多,有些中小银行股东人数可达八九千人。城商行是由信用社转变过来的,股东本来就很多。股权被拍卖可能是由于小股东存在经营不善的情况,而银行股份比较值钱,进行司法拍卖比较有价值。

  不良率尚可控

  那么,湖北银行的资质如何?

  公开资料显示,湖北银行成立于2011年2月27日,是由原湖北省内宜昌、襄阳、荆州等五家城市商业银行采取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

  根据湖北银行2017年年报,截至2017年底,该行总资产2116.6亿元,同比增长13.44%;营业收入51.01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净利润12.54亿元,同比增长9.01%。

  不过,年报数据显示,湖北银行不良贷款率连年上升。2015年,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87%; 2016年底上升0.1个百分点至1.97%;截至2017年底,该行不良率达2.25%,较上一年增加了0.28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余额来看,截至2017年末为21.55亿元,同比增长了29.57%。

  2018年第三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并未有好转。截至2018年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27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2.39%。

  在三季报中,湖北银行没有对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下滑进行解释说明。

  游春认为,不良率攀升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内部来看,湖北银行可能在信贷审核方面存在放松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大环境来说,也可能与湖北银行所经营的分支行网点所在地区信用环境恶化有关系,综合考虑,不良率增长也可能属正常情况。

  “目前湖北银行2.25%的不良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点点,属可接受范围。”游春称,不良率攀升对股权转让有影响,但影响或不大,股权价值主要看银行自身经营以及当下和未来的价值。

  游春指出,湖北银行目前的情况在其他中小银行也存在,有些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郭田勇也认为,就湖北银行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良贷款率尚属可控范围内,没有太大问题。1%和2%的不良贷款率只是量的差别,不存在质的差别。

  经济学者宋清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资产质量恶化,会给银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暂未启动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宏泰投资接手三峡集团所持股权成为湖北银行第一大股东后,有观点认为,在股权结构落定之后,该行上市步伐有望加快。

  只是,在股权频繁变动和不良贷款率连升的情况下,湖北银行的上市之路是否平坦呢?

  记者注意到,2015年湖北银行就有上市意向。湖北银行曾在年报中表示,先后邀请了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国泰君安、天风证券等6家券商讨论相关事宜,并向董事会提交了关于上市路径选择情况的报告,初步达成了“先启动H股IPO,待A股IPO申报路径通畅后,再择机回归A股”的共识。

  但是,两年已过,该行上市没有新的动向。记者查阅该行2016年年报以及2017年年报发现,并未提及上市的相关情况。

  就上市进程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也向湖北银行方面询问,该行相关人士则表示,“暂未启动上市。”

  对此,宋清辉分析,可能是湖北银行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不符合上市所需的条件。待股权结构稳定之后,上市可能才会有新的进展。

  而郭田勇认为,中国目前有100多家城商行,如果都上市,对中国股市的承受力也是一个考验。

  游春分析称,银行上市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领导换届、内部股权清理不规范等。从中小银行这一块来看,股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此外,上市本身属于社会化融资手段,当银行在补充资本方面并不是很急迫的时候,可能也会暂缓上市进程。

  根据2018年三季报,截至9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14.02%,一级资本充足率10.5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3%。

关键词阅读:银行上市 银行股权 股权结构

责任编辑:申雪娇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