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开幕 政协委员热议金融科技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议题。

  2月28日,在人民政协报举办的论坛上,与会的政协委员指出,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应用潜力犹在。未来,激发这些潜力,同时配合科创板、金融服务业双向开放等一系列举措,中国有望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世界性难题和防控风险方面实现并驾齐驱。

  金融+科技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据央广网报道,在上述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应梯度解决,必须先解决融资难,再解决融资贵,应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刘尚希还谈到,要重视金融科技的力量。他举例称,在浙江,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等民营金融机构在给小微企业贷款时可以零人工干预,极大的提高了服务小微企业效率,而这些背后是金融科技基础上的风控体系建设,运用金融科技可以实现金融机构盈利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双赢。

  新金融业态正依托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金融科技企业友信金服旗下友信普惠为例,2011年成立以来,已经服务了近100万的借款人,有将近80%的资金通过平台流入了实体经营领域,通过八年的实践,探索出来一套针对小微企业主的独特融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小微企业在发展中的金融需求。

  和传统商业银行的授信模式不同,以友信普惠为代表的部分金融科技平台以小微企业主为信用主体,通过衡量个人信用而非企业信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借款人提供快速可获得的纯信用小额融资服务,最快可以在分钟级完成批核。由于个人信用有更加标准化和可规模化的数据,并且可以跨行业来衡量个人的信用情况,使得小微企业的小微融资需求可以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完成授信。

  目前,友信普惠业务已覆盖国内近90个一、二线城市。借款客户中有超过70%的资金需求为小微经营性用途。

  新金融成为传统金融服务的补充

  小微企业融资之所以较大企业困难,其原因包括:一方面,小微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物;另一方面,在成立年限、持续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信用记录等方面很难达到银行的准入标准。

  以个人信用为主体的批贷模式,在解决小额经营性借贷需求的过程中,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更加符合小微客户特征的抓手。

  从老家去往南京发展的刘宏(化名)是友信普惠的客户,也是一位典型的小微企业主。2017年时,为了在南京发展自己的事业,刘宏亟需20万左右的启动资金,但因此前打工时既无公积金也没有缴纳社保,也没有房产及车产证明,导致刘宏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最终,基于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以及其他维度数据的综合判断,他通过友信普惠的平台很快获得了一笔借款,补齐了启动资金。现在,刘宏的装修公司年营收已经达到200余万元。

  通过对个人信用的衡量,类似友信普惠的金融科技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在客户获取、客户筛选上探索出更为高效的服务方式;同时,在长期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画像数据,在拓展客户触达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践行“了解你的客户”(KYC)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以往很难被银行覆盖到的客户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近日在人民政协报撰文指出,传统银行提供信用服务靠资产质押,但难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所以很难回避市场风险,它所形成的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也难以完全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因此,传统的信用提供方式有一定的缺陷,是金融科技能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以企业市场、消费者、价格这些海量数据作为依据的信息服务方式,形成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能够避免传统信用提供方式的不足和缺陷。

  为了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半径,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强调,金融机构要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央行去年发布的《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中显示,在个人信贷方面,银行仍是居民获得借款的主要渠道,但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是居民获得借款的重要补充。

  对于银行和新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裴长洪表示,“新金融”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传统金融服务的补充,而不是替代。而未来,“新金融”也不可能替代原来的传统金融模式,这种新的金融信用提供方式,一定要和传统金融服务方式融合,一定是在融合中得到发展,而不是独立发展。

关键词阅读:金融科技 融资

责任编辑:葛文静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