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调查】投资者对基金情有独钟 媒体曝光居维权首选

  参与投票人群金融消费骗局分析

  由于投资领域的多元化,金融骗局可能会存在交叉现象,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虚假内幕消息骗局、非法荐股骗局、套路贷及其它贷款骗局;分别占比31%、24%、22%。随着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类似银行理财产品飞单与P2P非法集资的金融骗局略有减少;保险骗局、外汇投资黑平台的诈骗案件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参与投票人群因金融消费骗局亏损金额分析

  随着投资者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投资者因金融诈骗的亏损金额也在逐步减少,调查显示,39%的投资者亏损1万以下,18%的投资者亏损金额在1万与5万之间;16%的投资者亏损金融在5万与10万之间;23%的投资者亏损金额在10万与50万之间;亏损50w以上的投资者占比4%。

  参与投票人群金融消费维权情况分析

  至于金融消费者的亏损挽回情况,31%的投资者明确表明损失不能追回,维权结果不乐观;29%的投资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媒体协助追回了损失;26%的投资者还在维权;13%的投资者通过相应申诉渠道追回损失。

  五、参与投票人群的维权意识

  参与投票人群金融消费维权意识分析

  调查显示,维权意识逐步增强,若在投资过程中遇到金融诈骗,有42%的投资者会选择搜集证据,寻找媒体曝光;42%表示会找相关监管机构投诉;38%会报警;22%表示会向消协投诉;30%的投资者会到该公司或经销机构抗议;会闭口不言,自认倒霉的占比6%,还有2%不知道如何维护权益;投资者维权意识在逐步增强。

  结语:专家提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薛洪言对此提醒金融消费者,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风险收益对等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一般来讲,高收益产品对应着高风险,只有了解产品背后的真实风险,才不容易被表面的收益所吸引,买入不恰当的产品甚至陷入骗局。

  二是树立金融产品持牌销售意识,远离非持牌机构。金融是强监管行业,任何金融产品,无论是理财还是贷款,都是需要持牌经营的,金融消费者在与各类金融产品销售机构接触过程中,应主动咨询其有没有发行和销售该类产品的金融牌照,对于无牌经营机构,应坚决远离。

  三是树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于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金融服务,尽量避而远之。

  四是树立维权意识,当前国内消费者保护机制日益完善,各类行业协会、地方监管机构等都设置了相关投诉通道,遇到个人权益受损害的情形,可以向有关部门主张权益。

  五是理财和贷款慢慢成为日常接触品,消费者应适当加强对金融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常识,才能更好地识别和预防各类侵权行为。

关键词阅读:315调查 投资者 基金 媒体曝光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