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行”陈四清掌舵工行 金融高管密集轮岗

  [摘要] “陈董很勤奋,业务能力很强,喜欢钻研新事物,中行这些年的科技转型可以说走在了前列。他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银行家。”一位中行地方分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评价道。

  4月29日,中国银行(港股03988)公告,陈四清因工作调动,辞去该行董事长等职务。当晚,工商银行(港股01398)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当天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陈四清为董事长的议案,其董事长任职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其担任工行执行董事后生效。

  “中国银行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近30年来,我从湖南到香港、从香港到福建、从福建到北京、从北京到广东,又从广东回到北京。”4月23日,陈四清在中国银行总行发出告别信,这样描述其近30年的中国银行生涯。此前,他在中行大厦与员工依依惜别,并向员工鞠躬致意。

  陈四清的下一站,是空降“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担任董事长。自易会满今年1月底调任证监会主席至今,工行董事长已空缺3个月。

  工商银行官网发布的快讯显示,4月28日,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国工商银行陈四清与奥地利国库署署长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奥地利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关于奥地利熊猫债发行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就奥地利政府发行熊猫债开展合作。

  “高管变动以信息披露为准。”工商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

  “陈董很勤奋,业务能力很强,喜欢钻研新事物,中行这些年的科技转型可以说走在了前列。他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银行家。”一位中行地方分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评价道。

  从复兴门内大街1号(中国银行总部)到复兴门内大街55号(工商银行总部),仅仅相隔700米,但这个距离对于陈四清来说,面对的却是不一样的挑战。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作为工行这个大行的一把手,陈四清面临的挑战可能与之前有所不同。“大多数前任的挑战都是如何使工行更大更强,但他未来的使命是如何使工行变得更为灵活,更为智能。如何让工行真正成为‘宇宙行’,变成一个真正的全球性金融机构,这是新任领导甚至是以后多任领导要面临的一个长期任务。”

  老中行

  现年59岁的陈四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中行”。陈四清于1982年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1999年获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他,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和高级经济师职称。

  1990年,陈四清正式加入中国银行。2000―2008年,陈四清先后担任该行福建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广东省分行行长。2008年6月起,陈四清出任中国银行副行长。

  2014年2月起,陈四清出任中行行长;2017年8月,在时任中行董事长田国立调任建设银行(港股00939)一把手后不久,陈四清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

  在陈四清被任命为中行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干部大会上,陈四清获得了高度评价,他“政治上坚定,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国际视野开阔,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强,推动工作落实力度大。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投入,善学习,肯钻研,作风朴实,雷厉风行,要求自己严格”。

  “我们中行很多人都叫他‘四爷’,除了对国内银行业有深刻的认识之外,对国外银行业发展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对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思路,都有很充分的认识。”上述中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从业务背景看,陈四清还拥有一定海外业务经验。2011年12月至2018年3月,陈四清兼任中银航空租赁(港股02588)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陈四清兼任中银香港(港股02388)(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17年8月起兼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四清堪称学者型官员。2014年,陈四清将多年的对贸易金融在商业银行的思考汇集成书,带领研究团队推出《贸易金融》一书;其曾参与出版多本刊物,包括2006年8月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通论》、2010年10月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丛》。

  去年也是陈四清任董事长后的一个完整的会计年报。从业绩上看,截至2018年末,中行的资产总额达到21.2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9.25%;去年全年,中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4.45%;不良贷款率为1.42%,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4月18日,陈四清还以中行董事长的身份,在日本东京会见三菱日联银行会长园洁,并现场见证签署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托管协议。

  “回顾29年的金融职业生涯,我从一名普通的金融工作者,一步步成长为中管金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29年再回首,四清永是中行人!”在告别信中,陈四清饱含深情,表达了对中行的感谢与不舍之情。

  陈四清的挑战

  中行与其他银行相比,海外业务占比较大是其最大的差异点。和中行相比,工行的资产规模更大,陈四清此次赴任面临的挑战仍旧艰巨。

  作为“宇宙行”,工商银行在资产规模、净利润等方面一直处于行业榜首地位。截至2018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高达27.7万亿元,净利润2987亿元,同比增长3.9%,不良贷款率1.52%,连续8个季度下降。

  王剑辉表示,像工行这种传统性的大银行,市场份额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传统业务的提升,单靠利差这种传统模式不可持续。“工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来自于新的业态,比如互联网金融、新的支付体系等。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技术之下,新兴的轻资产商业模式可能会对传统的重资产传统银行模式造成更大的挑战。”王剑辉称。

  这对于陈四清来说,改变或许并非难事。在中国银行任上,陈四清十分重视中行在科技上的投入,并把加码科技看作是中行实现弯道超车的转型机会。他将集团营业收入的1%,作为额外资金投入IT部门,还曾经要求管理层每周向其汇报手机银行的进展。

  陈四清曾直言:“金融科技不是‘独角兽’的专利,我们传统银行一定会在科技领域打一个大的翻身仗。”中国银行最新公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该行IT产能同比增长16.6%,金融科技发明专利申请量全球金融业排名第2位。

  “新的领导层的使命,应该是如何使传统银行重新焕发青春活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使这个银行不要变得更大,甚至是瘦身一些,或许是退出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在更有前景的新经济领域,增强自己的投入,不断创新。”王剑辉说。

  “我们坚持立足中行特色优势,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科技数字化、业务全球化、服务综合化、资产轻型化、机构简约化。”在告别信中,陈四清这样描述道。这样的思路,同样适用于面临转型的工商银行。

  近年来,工行也在推动互联网转型。“工商银行也在求变,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加大转型的力度。”一家国有大行人士此前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早在2015年3月,工商银行推出了全新的e—ICBC金融品牌,是全行业第一家推出互联网金融品牌的银行,由此可以看出工行的态度。

  还有一个难题摆在陈四清眼前,就是资管业务的转型挑战。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之下,多个银行的资管规模和收入方面都出现放缓。截至2018年底,工商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为2.58万亿元,同比下降3.4%;2018年工行理财业务收入为206亿元,同比也有小幅度下降。

  今年3月,工行副行长谭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目前工行正在积极筹备理财子公司,并争取可以尽快开业运营,而在理财子公司成立后,总行层面的资产管理部门仍将保留,未来将发挥‘1+1’大于‘2’的功能,发挥集团的联动协同优势,推动资管业务发展。”

  “现在监管在倡导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工行作为国有大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如何在信贷资源加大投放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的控制,这对于工行以及新任董事长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一位不便具名的银行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工行第三任董事长

  陈四清的到任,也意味着空缺了近3个月的“宇宙行”迎来新掌门。回瞻历任工行董事长,无论是姜建清还是易会满,他们都是“老工行”,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行度过的。

  纵观工行的历史,在其问世之初并未设立董事长一职,实行的是行长负责制。

  工行脱胎于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这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向市场化方向的根本转变,中国金融改革就此起步。

  2005年10月,在股改推动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彼时开始设立董事长一职。姜建清成为工行首任董事长,任职近11年后退休。易会满于2016年5月接过接力棒成为该行第二任董事长,任职不足三年后离任,于今年1月26日出任证监会主席。

  陈四清是工行第三任董事长,也是唯一从外部空降的董事长。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历来工行都有行内培养高管的惯例。前董事长姜建清、前任董事长易会满、前行长杨凯生都在工行服务超过30年。目前的工行行长谷澍自1998年起任职工行,至今在工行工作超过20年。

  事实上,工行不仅青睐自己培养的人才,也敢于提拔年轻人。2013年易会满接任工行行长时,年仅49岁;2016年,谷澍任行长时也是49岁。与其他国有大行行长相比,他们都年轻不少。2000年,姜建清担任工行行长时才47岁。

  目前,工行高管层设行长一名,副行长两名,其他行领导三名。行长为谷澍,两位副行长分别为胡浩、谭炯,纪委书记为王林,首席风险官为王百荣,董事会秘书为官学清。按照此前的高管配置,在工行迎来新董事长后,还缺三位副行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工行先后有3位副行长去职,这其中包括,李云泽出任四川省副省长、王敬东出任农行监事长以及张红力因家庭原因辞职。

  随着陈四清的离任,中国银行董事长一职暂时空缺。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六大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港股03328)董事长位置空缺,农业银行(港股01288)、邮储银行(港股01658)尚无行长。另外,多个银行副行长职位尚待补位。

  今年以来,国有大行高管轮岗现象明显。1月初,邮储银行原行长吕家进调任交通银行任副行长,邮储行长之位空缺;1月26日,工商银行原董事长易会满接棒刘士余成为第9任证监会主席;3月27日,建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王祖继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上述职务,重庆市副市长刘桂平接任建行行长;4月,邮储董事会通过任命张金良为邮储银行董事长的提案;4月9日,交通银行原董事长彭纯调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交行董事长之位空缺。

  “这一轮国有银行高管调整和具体银行业务的关系不大,更多是管理上的需要,组织上的考虑。”一位长期跟踪上市银行的资深研究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关键词阅读:陈四清 工行 高管 e—ICBC 莫道克大学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