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瑞银行:打造智慧供应链金融 着力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匠心打造智慧供应链金融 着力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金融服务民营及中小企业优秀案例申报

  上海华瑞银行(以下称“我行”)作为全国首批、上海首家民营银行,秉承“来自民营,服务民营”的宗旨,始终坚持服务民营经济、服务小微大众的战略定位,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服务方案。同时,我行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大力践行供应链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紧密围绕产业场景,创新运用金融科技,以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工具,积极为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产融结合,匠心打造智慧供应链金融。建材供应链是我行重点聚焦的产业场景之一。我行围绕建筑产业,将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结合,以创新服务模式赋予银行基础产品新的活力,从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精确管理信用风险、大力提升融资操作效率等方面入手,线上线下交互,打造风险可控、融资灵活、操作便捷、资产安全的智慧供应链金融产品——“瑞e订”,积极为建筑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便利化融资、优化财务结构、改善经营环境等差异化金融服务。

  “瑞e订”(以下称“本产品”)是我行与供应链管理企业 ()紧密合作,基于供应链管理企业与核心买方 签订的建材销售商务合同,以及根据该合同采用以销定购的方式与上游供应商 签订的建材采购商务合同,当建材交付于核心买方指定工地并由核心买方完成签收确权后,我行应上游供应商通过电子银行渠道的在线申请,并基于我行与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银企直联的信息交互与管理,为上游供应商提供的在线保理金融服务。

  本产品自2017年8月投产以来,流程不断优化,科技功能持续迭代,产品创新性较为突出,服务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的效能显著,具有较好的行业示范作用,故我行为本产品申报“2019年金融服务民营及中小企业优秀案例”。

  一、背景介绍

  建筑产业是我国支柱性、基础性产业之一,据行业数据统计,2018年度建筑产业的整体产值高达19.8万亿元,相当于我国GDP的22%。建筑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对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延伸带动作用,而建筑材料作为建筑产业最重要的生产物资,向上带动了建材制造产业,向下支撑着建筑施工产业,由贸易链条衔接,成为建筑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建筑行业的经营特点是上轻下重,在实务中,以各大型建筑企业为核心,周边围绕着上万家各类中小微建材供应商或制造商,其中,95%以上均为民营企业。建筑行业上下游之间交易链较长,各环节中的账期延迟是建材贸易的普遍现象。据我国建筑行业上市企业公开数据统计,2017年因建材供应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余额超2万亿元,上游民营中小微企业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资产周转缓慢,财务成本居高。借助于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方案,可为民营中小微供应商提供有效融资,助其缩短账期、加快资金周转,进而促进整个产业良性发展。

  我行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建筑产业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的需求痛点和融资难点,通过创新融资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有效运用金融科技,实现自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建筑商之间商务流、信息流、物流、票据流、资金流的全封闭管理,将下游优质建筑商的买方信用向上游中小微供应商传导,为供应商提供灵活的可持续在线融资服务,从而有力支持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

  二、创新举措

  (一)模式创新

  1、双核心驱动,创新N+1+M模式

  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1+N模式不同,本产品在强势的下游核心买方与弱势的上游供应商之间架入核心平台——供应链管理企业,并引入投贷联动工具,实现与核心平台的合作融合。通过对核心平台的封闭式管理,银行可获信息直达上下游商务交易环节,贸易结算资金在链条体内良性循环,从而实现银行风控管理通过1家核心平台向M家核心买方渗透。因此,本产品通过与1家核心平台的合作,将M家核心买方的信用有效引入链中,在双核心的驱动下,将融资服务向N家二级供应商延伸,在建筑产业供应链中,创新了N+1+M模式,有效地扩大了供应链金融对多层级上游中小供应商的惠及度。

  2、融资时点前移,实现零账期经营

  建材供应商从备货到最终收款,需经历备货、发运、签收、对账、收票及回款等环节,如下表。

  建材供应商从备货到收款,平均需历时240天。供应商在资金最为紧张的阶段,只能在银行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此时银行授信条件主要考量供应商本身资产情况、信用水平、抵质押缓释等,民营中小微供应商面临较高的授信门槛;而在票据贴现阶段,虽然授信门槛降低,但融资时点滞后,无法解决民营中小微供应商从发货到收票阶段的融资需求。

  本产品以封闭式供应链管理为服务场景,在产品组合、贸易背景追踪、交易信息验证、融资在线操作等方面实现突破,将对民营中小微供应商的融资时点创造性地由核心买方债务确权前移至货物确权,将滞后的交易账期转化为灵活的融资账期,极大地提升民营中小微供应商融资获得性,从而实现从发货到收款零账期经营,有效地加快了资产和资金的周转效率,经营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二)、科技创新——数字化手段激活基础金融服务

  本产品是保理产品与金融科技的经典组合,是科技助力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实践。通过有效利用企业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银行技术,实现交易信息和融资信息实时交互,为中小微企业提供24小时在线融资提款功能;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通过有效植入大数据反欺诈、物联网、智能地磅、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业务流程管理效率和风险管理的精度;结合智能OCR技术及区块链存证技术,大幅度提升审核效率,强化流程信息多点存证。

  (三)、风控创新——金融科技助力智慧风控

  本产品在银行传统风控基础上,对风控模式进行创新,一方面借助金融科技不断提高线上风控效用,另一方面打造主动式、现场式风控办公模式,将核心风控环节前置至企业场所,通过派驻风控人员现场办公的方式,提升线下风控效用。

  三、金融科技应用

  (一)电子银行技术

  本产品中,我行充分运用银企直联、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技术,强化信息交互,提升用户体验。

  24小时在线融资。我行为中小微供应商提供以企业网银为载体的金融服务入口,基于供应链融资批量化和小额高频的特点,为中小微供应商提供24小时在线申请、在线提款、在线还款功能,全面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灵活度和便捷性。

  信息实时交互,多流合一。我行对传统网银功能进行优化,充分发挥银企直联技术在信息交互方面的优势,银行业务过程管理直达企业核心管理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建立贯通银行、供应链管理企业、供应商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经营数据及交易信息实时交互,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票据流的多流合一,银行端可对交易任意环节的信息进行追溯、验证。

  (二)物联网技术

  我行创新运用物联追踪、智能地磅等科技,实现贸易环节信息围网。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机器视觉功能,从感知层面监控货物的物理状态,通过智能算法对货物的形态、移动、轨迹、位置等维度进行估计和测算,针对货物异常状态建立实时报警机制。同时,结合智能地磅对货物数量的自动获取,减少交易流程中的人工干预,确保货物从出库到签收过程中品质真实、数量真实。

  (三)人工智能技术

  我行整合OCR和机器视觉算法对交易单据的自动审核功能,对交易涉及的运单、提货单、验收单、增值税发票、上下游合同等六大类标准证明类文件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经过一定数量的真实数据学习,自动识别不同的文件和票据,通过OCR识别技术提取结构化信息,大幅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审核效率。

  (四)区块链技术

  我行联手业内知名区块链研究机构及权威公证机构,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传输和交易证据链记录体系,为建材贸易中多方参与的复杂交易流程提供防篡改、可溯源、具有公信力的存证记录,进一步防范商业纠纷。

  (五)大数据技术

  我行自建大数据反欺诈管理系统,对本产品的全流程风控管理提供多维度的有效支撑。贷前环节通过大数据反欺诈系统对借款人开展包括外部司法诉讼信息、主体及法人身份信息、人行征信信息及各类黑名单等要素的核查比对,并结合借款人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实施额度自动预审;贷中环节通过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银企直联,自动抓取70项交易信息字段及客户信息指标,通过每日动态数据交互比对,开展超过20张数据报表分析,对交易付款金额、交易订单笔数、供应商收入分布、项目分布、交易价格指数等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及检测。贷后环节,根据内外部数据定期实施交易行为异常预警及外部数据异常预警,动态调整客户评价情况,有效提高客户授信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及稳定方面,我行采取F5双活路由方式,实现数据的负载均衡并通过2套灾备系统保障数据存储、分析的稳定运行。

  四、风险管理措施

  (一)多维度额度管理

  本产品项下对借款人、产品业务规模、核心买方均核定相应额度。首先,通过线下严格尽调的方式,充分评估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科技能力,结合其对上下游的商务购销情况,制定本产品业务额度,并根据核心买方的回款模式,将产品业务额度进一步细分为确权阶段额度及商票质押阶段额度;其次,采用大数据反欺诈审核模型及现场面核面签的方式,为每户借款人核定无需担保的授信额度;再次,通过多角度财务分析模型,并结合公开信息,为核心买方核定多层次风险限额。每笔融资业务的办理,需同时扣占借款人授信额度、产品业务额度、核心买方限额,并由系统自动实施所有额度管理。

  (二)智能技术提高风控效用

  本产品项下应用多项前沿技术主动防范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围网,对借款人从商品出库到买方签收进行全流程监控分析;通过智能地磅技术,实现货物过磅数据自动采集,杜绝跑冒滴漏;通过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对车辆驾驶员、核心买方签收员进行多重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的采集及比对,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及有效性;通过银企直联技术,将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及物流管理系统与银行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连贯性交互。

  (三)风控岗位现场办公

  本产品项下我行向供应链管理企业现场派驻风控人员,实时实地全面掌握产品运行的商务流、物流、信息流、现金流、票据流等核心信息,对商务合同签订、货物签收确权、应收账款确认、到期货款结算等重要环节实施必要的人工信息管理,有效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衔接,提高了风险管理精度。

  五、产品效果

  本产品自2017年8月投产至今,产品融资规模快速增长,融资客户数稳步递增, 经济收益和社会效应不断提升。截止2018年末,本产品融资放款额累计65亿元,平均融资期限为120天,资产不良率为0;笔均放款额52.89万元,最小单笔放款额1652元;融资客户数累计502家民营企业494家,占比98%;中小微企业497家,占比99%。

  随着业务流程和和科技功能的持续优化迭代,本产品对民营及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可实现日投3000-5000万元普惠金融资产,月增50-60户中小微融资户的产量效果。

  本产品有效解决了建筑产业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帮助民营中小微大幅度缩短经营账期,提高资产周转效率,扩大了金融服务的普惠度,在金融服务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2018年11月,本产品荣获上海银行同业公会颁发的“上海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奖”。

  (八)社会影响

  建筑产业属于基础性实体产业,整个产业链上聚集了大量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形成了复杂的供应链生态。供应链金融是打通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链,解决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抓手。本产品深耕建材供应链场景,银行金融服务更加聚焦,目标更加明确,管理更加高效,通过流程优化、科技赋能,科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民营中小微企业风控难题,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同时,在直接为大量中小微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本产品还同时服务了全国530个建筑工程项目,有力支持了建筑施工产业及各类材料制造企业,有效践行了华瑞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使命,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本产品的迭代创新中,我行不断强化产品流程和风控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与同业合作,积极打造管理协同、资产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贷款同业合作模式,获得了同业认同,并成功与多家同业签约,体现了较好的同业示范效应。

  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4月15日

关键词阅读:智慧供应链金融 小微融资难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